×

育儿 > 学龄前 > 正文

怎样帮助孩子逃离睡眠危情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08-03-24 18:08

  夜惊、尿床、梦游是深度睡眠常见情况,经常是正常现象而非生病,一般不需要治疗,随着年龄的增大,大脑皮层抑制功能逐渐完善,症状可自行消失;儿童暂时性失眠(俗称“睡不着”)往往是由于情绪变化引起,此种情况不必使用催眠药;专家们强调,采取以下措施有助于防范睡眠障碍

  1从小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乳儿睡前不含乳头,母亲不要拍抱着或摇着婴儿入睡再把他放到床上,也不要唱催睡曲哄孩子入睡,也不要养成陪着孩子入睡的习惯;

  2孩子满2岁时可以单独分床入睡,孩子的卧室应光线稍暗,空气新鲜,清洁安静,被子太小与舒适度都应该合适,孩子分床睡对培养孩子独立入睡的能力非常有好处,如果长期习惯了与妈妈在一起睡,那么稍大一点再分开由于形成了依赖性,自然睡不好;

  3有些孩子睡觉之前喜欢听父母讲故事,故事的内容会对孩子的睡眠造成影响,所以孩子睡前作好不要阅读或观看紧张的确故事书或电视片,也不要听恐怖的故事;

  4孩子睡不好有些是孩子自身的疾病造成的,及时治疗影响睡眠的某些疾病如感冒发烧鼻塞、佝偻病、蛲虫病等,孩子的睡眠状况自然会得到改善;

  5对个别睡前哭闹严重或烦躁不安、焦虑、失眠的孩子,可在儿科医生指导下先用半衰期短的催眠药如安定、水合氯醛等,达到镇静催眠的疗效。

关注!好动孩子的35问  如何减少孩子被感染的机会  儿童缺牙不补可致脸部畸形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