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双性化教育”就是摈弃了传统的、绝对的“单性化教育”后应运而生的一种家庭教育新理念。“双性化教育”设计者认为,教育孩子,过于严格、绝对的性别定型(即男孩只培养其粗犷、刚强等男性气质,女孩只培养其温柔、细致等女性气质),只会限制孩子智力、个性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图片来源于华盖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往往在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方面都较为片面,智商、情商也较低。相反,那些兼有“两性之长”的男孩和女孩却大多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
许多女孩在成长过程中,正因受到成人社会设置的片面、绝对的“单性化教育”的影响,才养成了自卑自贱、谨小慎微等某些似乎“理所当然”的属于女性的性格缺陷。这些性格缺陷容易导致缺乏独立性和上进心,放弃对事业的追求和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受“单性化教育”影响的男孩也可能变得刚愎自用、难解人意、冷酷冷漠、或干脆成了工作狂,不仅在事业上难有竞争优势,而且在社交圈内也往往不受欢迎。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妈妈好烦恼:给儿子扎小辫被遭嘲笑了
自打琪琪出娘胎起,就被盼女心切的妈妈打扮成了不折不扣的女宝宝,就连名字也起得女性化十足。4岁之前,琪琪但凡走出家门的时候都是要像女宝宝一样扎着两个羊角辫子的。但他扎着小辫子去幼儿园的时候,他逐渐开始认识到自己的性别问题了。别的小朋友都在嘲笑琪琪眉心里的那一点“美人痣”,下课了还喜欢来摸摸琪琪头上翘起来的小辫子。
琪琪也不堪烦恼,回家向妈妈诉苦了:妈妈,我到底是男生还是女生呢?他们都说我是女生啊!琪琪妈这才不知所措了,原来一直觉得好玩而给儿子搞得小辫子和美人痣现在却成了儿子在幼儿园成长的最大障碍。自己这样带小孩是不是有点走入误区了?
爸妈性别“偏好”的不良影响
琪琪妈发现自己的宝宝很漂亮,所以就按照女孩的标准来抚养。但这会助长宝宝心理偏差的发生。女性化男孩和男性化女孩在年龄较大时,常常受到小朋友的歧视和捉弄,或受到老师和邻居的压力,使他们企图隐蔽自己的异性行为,但常常办不到,内心十分痛苦。同时他们又无形中被其他宝宝“隔离”开来,因而产生内向、孤独、胆小及忧郁的性格特点。
缺乏应有的父母性“角色”榜样
男孩在3~4岁以后应多接触父亲等男性榜样,如果此时得不到应有的男性榜样,性心理发育可能受到挫折,导致性别认同混乱。在有些女性化男孩的家庭中,常常是母亲作主、父亲惧内,这些宝宝自幼崇拜女性,处处以母亲为榜样,就可能潜移默化地发生性别认同混乱。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妈妈好欣慰:儿子要给芭比当爸爸
壮壮5岁生日那天,妈妈带他去商店选礼物。撇下一堆玩具枪、赛车和奥特曼,壮壮一反常态的直奔芭比娃娃的柜台。“芭比”抱回去之后,壮壮既当爸又当妈,给芭比讲故事、唱歌、喂奶、洗澡,忙得不亦乐乎。他没有去学女宝宝娇滴滴撒娇的样子,只是在呵护“宝宝”的过程中细心地充当了一个小男子汉的角色。
周围有许多女孩开始学舞蹈,壮壮也想学。壮壮妈不顾众人的反对,把壮壮送到一个舞蹈班学了半年的舞蹈。之所以只学半年,其实还是有所顾虑,壮壮已经到了性别萌芽期,为了强化他自身的性别意识,只好适可而止。
壮壮妈说,送儿子去学舞蹈,主要是想鼓励他向异性学习,促进宝宝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日趋完美。而事实上,经过半年的舞蹈训练,原本是个小胖墩的壮壮其身体的协调性、音乐的感受力、动作的节奏感都有了明显进步。
给他自由地选择
壮壮妈的双性化教育的模式非常成功。既满足了宝宝的愿望,使宝宝在成长中多了一份责任,多了几分欢乐,而且壮壮妈自己也因为孩子的快乐而感到快乐。而琪琪妈对于琪琪在性别上的教育就存在着某些误区。
图片来源于华盖
如何开展“双性化教育”
美国专家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注意增加男女孩子接触的机会。孩子向异性学习应通过自然而然的接触,故应为他们提供交流的机会,鼓励孩子们在发挥自己的“性别”优势的同时,注意向异性学习,目的是克服自己性格的“软肋”,并进而促进自己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的日趋完美。
如:男孩可以多多学习女孩的细心、善于表达和善解人意,而女孩则可以多多学习男孩的刚毅、坚定和开朗。但也不能走极端,切忌过头。要是男孩过了头,就会显得“娘娘腔”;而女孩学过了头,就会成个“假小子”----这自然有违“双性化教育”的初衷了。
我是成长说小编,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邮箱chengzhangshuo@pcbaby.com.cn方式联系我,孩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来信方式:成长说+宝宝年龄+遇到的问题。如:成长说+宝宝2岁半+孩子被打怎么办。
精彩推荐: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