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豆状核变性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异常的疾病,其特点是铜沉积在肝、脑、肾 、角膜等组织。由此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本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常见近亲婚配。
正常人自食物中摄取铜,由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浆,在肝内合成铜蓝蛋白,再进入血循环。正常小儿血浆中铜蓝蛋白的含量为100~400mg/L。体内的铜主要经胆汁由大便排出,肝豆状核变性时,铜代谢异常的只要表现为:肝脏合成铜蓝蛋白的速度减慢,血中铜蓝蛋白减低,胆汁排铜明显减少,肝铜增加;肝铜达饱和后铜从肝脏释放血中,再转移到体内各种组织中,逐渐沉积在脑、肾、角膜,也可沉积在血细胞、骨关节等组织中。
发病年龄以7~12岁最多见,最小起病年龄为3岁,最大可至成年。男女发病相等。约半数以上的病例以肝病症状开始,约20%以神经系统异常为首发症状:其余30%以肝病和神经系统的混合表现开始。此外有一部分以溶血性贫血为首发表现。
肝症状常先于神经系统症状。发病年龄越小,肝病为唯一临床表现的可能性越大。可表现为急性或慢性肝炎的病程。有食欲不振、疲乏、嗜睡、黄疸、腹痛等,肝脾肿大、肝区压痛。
神经系统症状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常见肌张力改变,如头部或肢体的异常姿势、步态异常。吃饭、写字、穿衣困难,语言不清,说话慢,咀嚼吞咽困难,流口水,表情呆板,肢体震颤。常见精神行为改变和学习困难。一般没有严重的智力低下。
此外角膜边缘可形成色素环简称K-F环;可有黄疸、贫血等溶血表现,肾损害表现为肾小管性酸中毒、及佝偻病、血尿等。
实验室检查主要的改变是血清铜蓝蛋白减低,常低于200 mg/L;尿排铜增加。血清铜氧化酶活性可代表铜蓝蛋白的含量。
本病可以治疗,早期诊断非常重要。治疗包括低铜饮食,避免吃含铜高的食物,如肝、贝壳类、坚果、巧克力等;用D-青霉胺促进铜从尿中排出,锌制剂减少铜的吸收。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