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都反映自己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慢吞吞的,磨蹭的不行。其实,每个家庭里都有一个小磨蹭。成人在自己制定的时间表里忙忙碌碌、来去匆匆,然而,孩子则生活在他们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无法理解时间的紧迫性。即使你磨破嘴皮,讲了一大堆道理,他们依然我行我素,这简直让大人伤透了脑筋。
磨蹭是幼儿的天性所致
幼儿磨蹭可以说是正常现象。2~5岁的宝宝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因此他们注意的广度很大,而稳定性又不够,所以在从事某一活动时,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吸引,自然会放慢活动的节奏和速度,甚至直接从正在从事的活动中抽身而出转到其他感兴趣的事情上。这就不难理解孩子在起床、吃饭、做作业时为什么总是断断续续,一拖再拖了。还有,宝宝年龄越小,神经肌肉活动越不协调,动作的不熟练导致了宝宝做事缓慢。再加上宝宝做事的动力,往往是盲目地服从大人的要求,并不懂得时间的价值和浪费时间的危害。
通常大人觉得宝宝磨蹭主要是因为达不到成人期望的速度,其实宝宝表现得已经很好了。如果爸妈常常感到与其让宝宝自己做,比如吃饭,还不如喂他吃来得快些,而且更省心,更省事。这种包办代替恰恰剥夺了宝宝锻炼的机会,宝宝的惰性会因此越来越强。
其实,有些宝宝对于他感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或事物本身难度较高,都会妨碍他做事的速度。比如宝宝在屋里玩厌了,想到外面去玩,妈妈非让宝宝先把弄得乱七八糟的玩具收拾整齐,那宝宝不高兴又非干不可,自然就磨蹭了。
宝宝爱磨蹭有原因
1、缺少时间概念
孩子做事爱磨蹭,通常是因为他们不像成人一样具有时间紧迫感,他们的时间概念比较模糊。一般而言,孩子并不知道如果他把一件事尽快做完之后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他也不认为自己慢有什么不好的。比如吃饭,成人都会知道,不快点吃饭就凉了,吃完饭还有其他什么事,而孩子不会明白这许多,当然他也不知道吃得慢一些究竟有什么不好。再如,大人们知道,自己上班和孩子上幼儿园都不能迟到,而孩子则不然,爸爸妈妈上班和自己去幼儿园晚了,对他来讲都是无所谓的,他想的只是眼前的事情,这些都是由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决定的。
2、天生的慢性子
有一些幼儿明显的比其他孩子动作慢,不论在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情都慢,即便是有强烈地外界刺激他仍然是行动迟缓,慢条斯理,紧张不起来。这类孩子的神经类型往往属于相对安静而缓慢型,这是孩子一生都不太可能改变的先天气质。正所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家长首先必须接受这样的现实,然后再想办法慢慢改变。
3、注意力易转移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旁边有什么好玩的事就会让他忘记了初衷。正在吃饭时,窗前有小鸟飞过,孩子就放下饭碗去看个究竟;本来要去刷牙,可是走到浴室里发现有一池水,孩子就开始玩起来了,刷牙当然就放在一边了;正画图的时候,忽然听到电视里的声音,孩子就会丢下画了一半的画,跑去看个究竟。于是,孩子在做一件事时,就出现了边干边玩、慢慢吞吞的样子。
4、不感兴趣
做喜欢的事动作很快,做不喜欢的事就动作慢吞吞,这是很多小孩的毛病。孩子想到室外去玩,可妈妈非让他把玩具收拾整齐,孩子心里不高兴但又不得不干,自然就会磨起洋工来;吃饭的时间到了,可孩子在饭前喝了许多饮料、吃了许多零食,他一点饥饿感都没有,对吃饭不感兴趣,当然就会磨蹭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兴趣低落,每天都是硬着头皮在应付家长,你让他读书、写作业,他肯定是疲疲塌塌、能拖就拖。
5、动作不熟练
有时孩子磨蹭不是孩子故意的,而是因为他对所做的某件事动作不熟练、缺少操作的技巧。孩子就是孩子,他的思维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尚处在发育之中,他在做事情时可能不知道如何安排做事的先后顺序,如何以较少的时间来做更多的事情;也可能没有掌握好穿衣、洗漱等的基本技巧,比较“手笨”;还可能在做作业时对知识掌握得不牢,许多题目做起来很困难。
6、比较胆小
有的孩子胆子比较小,与生人在一起相处会有不安全的感觉,因此这类孩子总是希望与自己的亲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多呆一些时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孩子也会慢吞吞的。比如,有的孩子不愿与学校或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相处,而希望和爸爸妈妈更多地呆在一起,在上学的路上,他的动作就会变得特别慢,以此来延长与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时间。
7、缺乏自信心
有的孩子在做事情时缺乏足够的自信心,他总是担心自己做不好,怕自己出错,所以做起事情来也是瞻前顾后、畏畏缩缩的,速度自然就快不了,然而越是担心、越是害怕,孩子的动作也就越慢。如果大人这时候再在一旁不断地责备、催促,孩子的自信心又会受到影响,他的动作不仅快不起来,反而会更慢了。
8、父母的榜样
家长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的,有的父母自己做起事情来经常拖拖拉拉、不讲效率,本来可以很快做完的事情要拖很长的时间,本来应当提前做完的事情也要拖到最后一刻。家长这种做事慢吞吞的行为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时间长了,孩子也会养成办事拖沓、磨磨蹭蹭的不良习惯。
9、家长包办
一些家长对孩子的包办,也造就了孩子的“磨蹭”:嫌孩子吃饭慢,妈妈就把饭碗拿过来喂孩子;嫌孩子洗脸耽误时间,妈妈就帮孩子洗;嫌孩子书包整理的工夫太长,妈妈就天天帮孩子整理。殊不知,这样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会渐渐养成更加磨蹭的习惯,他的惰性也会越来越强,他的依赖性也会越来越大,因为孩子知道,吃饭、穿衣、洗漱、整理等等事情,自己无论怎么做都可以,反正爸爸妈妈会来帮他的。
10、与成人做事的目的不一样
成人做事是为了取得更多、更好的结果,因此成人一般都会自觉地抓紧时间尽快地完成所做的事情。但孩子则不一样,孩子做事在很多时候是为了享受做事的过程,是为了体验做事的过程,他们做事的主要动力是“好玩”,他们更感兴趣的往往是活动的过程而不是结果,所以他们花在做事的过程中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于是,在大人看来很快可以完成的事情,孩子却迟迟不能完成。
11、与家长消极对抗
现在有些父母“望子成龙”心切,很少给孩子空闲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一件任务完成了,家长另一件任务又布置出来了,家庭作业做完了还有额外的作业,额外的作业做完了还要练琴、画画,反正不能闲、不能玩。于是孩子便想出了磨蹭的招数,做事情还不如慢点好,反正越做的快任务也就越多。
如何让“小磨蹭”提速
针对“小磨蹭”,既然讲道理和反复催促都没有很好的效果,那么就要动脑筋来想想更好的对策了。
1、训练孩子注意力集中
孩子慢吞吞常跟着“漫不经心”一起出现,因为漫不经心所以显得动作慢。此外,有些孩子之所以慢吞吞,是因为注意力分散度低,当他专注于一件事时,无法一下子把注意力转移到大人交代的事情上,如看电视时叫他去收拾玩具。有时才听大人把事交代完,又被另一件事吸引过去,这是注意力高度分散,所以,不仅无法用心完成大人交代的指令,还很快忘了前面的叮咛。
专家建议: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很难高度集中,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发育不够完全,控制力不够,但家长也可以通过一些游戏训练孩子提高注意力。比如拼图游戏、欧拉岛的蜂狂翻牌游戏等。这些游戏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大脑收集每个信息,这样才能完成游戏,是很不错的锻炼方式。
2、父母不要操之过急
父母过于心急,经常是一个指令出去,就要孩子马上做出回应。然而每个孩子发展不太一样,有的孩子动作发展较快,有的则思考方面较快,当孩子的思考动作协调不是很好,而家长却又要求严格,超出孩子动作能力时,家长会认为孩子慢吞吞,而孩子却认为他已经很快了。家长和孩子的标准不一样,常是求好心切的家长认为孩子慢吞吞的主要原因。
专家建议:如果孩子反应能力不够快速,家长就要适当的调整对孩子的要求,将要求尽量具体。比如,在孩子收拾玩具的时候要求他们去关掉电视,对反应慢的孩子,家长可以说:先不要收拾玩具,去把电视关掉,关掉电视后再继续收拾。慢慢的可以让孩子明白怎么同时处理多件事情,提高他们的反应能力。
3、提高孩子的兴趣
孩子对他有兴趣的事动作就很快,没兴趣的事就慢吞吞,如今天要去动物园玩,他可以在3分钟内穿好衣服、袜子,还反过来催大人。如果换成要他去收拾地上玩具的话,他就开始慢吞吞,任你三催四请,直到你急得要发火了,孩子的动作才稍微快一点。
专家建议: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让孩子做一件事得时候最好先提起他的兴趣。比如让孩子去洗自己的小手帕,可以提出洗完手帕后你可以看动画片这类的激励措施,让孩子积极行动起来。
4、不要忽视孩子的天生气质
外向的孩子其反应表现常是积极、勇敢、乐观活泼的个性,对一些学习活动总是充满好奇心;相反的,内向的孩子却表现出畏缩、害怕、害羞、沉默的个性,且不愿意与别人互动。
专家建议:了解孩子的个别差异,给予不同的协助,才能让孩子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并增进其学习智能。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