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学龄前 > 正文

宝宝长得比别人长得矮3个原因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3-01-09 12:29

  临床医学用标准差法和身高百分位法来判断矮小;儿童身高低于同年龄、同性别、同地区、同民族正常儿童身高标准的第3个百分位或两个标准差(即比平均身高低5-10厘米以上)。北京市曾经针对70431名6-18岁中小学生身高的调查显示,青少年儿童平均矮小症患病率为3.77%。

  矮小症是一种疾病

  服用保健品来“助长”,往往是矮小患儿家长的首选,可是,巨额经济投入换来的是惨痛的教训,矮小症是一种疾病,查明病因后对因治疗,才是根本。据调查,国内七成家长不知道孩子矮小可能是由疾病引起。矮小的病因多种多样,内分泌疾病、家族性矮小、体制性生长和发育延迟、染色体异常等等,其中,有一部分孩子患者生长激素缺乏症,是由生长激素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生长障碍、身材矮小,以往被称为“垂体性侏儒症”。对于这些孩子,采用生长激素注射是有效的治疗措施。

增高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释疑解惑生长激素

  获悉确诊结果,很多家长立即表示放弃治疗,“生长激素是‘激素’,小孩子怎么能用呢?实际上人们通常所说的“激素”,一般是指糖皮质激素和性激素,家长顾虑的是给孩子用这类激素,虽然也冠名“激素”,生长激素并不在其列。

  生长激素是脑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蛋白质激素,由191个氨基酸组成。它是调控人体从出生到成人的正常生长所必需的物质,也是唯一使骨骼线性生长的激素。作为药物使用的生长激素是采用基因重组技术人工合成的,与人脑垂体产生的生长激素的化学结构完全一样。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类固醇激素。性激素是由性腺及肾上腺皮质分泌的几种类固醇激素。无论从来源、化学结构,还是从生理、药理作用上来说,生长激素都与糖皮质激素及性激素完全不同。恰当注射生长激素,及时复查随访,是不会产生糖皮质激素或性激素样的作用和副作用的。

  4-6岁抓紧治矮小

  不论男女,判定儿童矮小有一条黄金分界线,那就是4岁。4岁左右,人体内生长激素、甲状腺素已基本形成,饮食、睡眠习惯逐渐形成,从身材上可以看出是否存在缺陷,这些条件对今后的生长发育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建议家长每2个月给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生长速率过慢,就需要及时看医生了。国内接受矮小治疗时间比较晚,70%的年龄段在11至16岁。而国外的治疗平均时间为6岁。起治年龄偏大,对成年身高贡献较小,早期治疗可最大限度提高患儿的成年身高。因此,4-6岁是由生长激素缺乏引起矮小的理想诊治年龄。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