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幼儿 > 正文

打针血肿与血友病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0-11-15 09:26

  有的宝宝注射之后,针口就不停地出血,压迫长时间后局部就出现了一个鹅蛋大小的紫红色血肿。但是,注射的部位正确,没有偏差,宝宝却很痛苦。假如,宝宝在平时因不小心划破了手或其他的地方,出血都不易止住。这是什么原因?

  通常在临床上出现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就是三个方面的问题①血小板减少;②凝血功能障碍;③肌肉注射后出现的肿块,(当有损伤小血管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打针血肿与血友病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相册

  如果经过经化验发现宝宝第8因子缺乏,在医学上称为“血友病”,这就明确了引起出血及注射部位出现血肿的原因了。

  什么是血友病?血友病是先天性凝血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出血性疾病,这种病多在婴儿开始学爬、学走时发生,生后几个月内发生者少见,偶见在新生儿断脐带时出血不止,轻者年长儿或到成年才发病。发病早晚与血因子缺乏程度有关,发病越早,病情越重。出血是血友病的主要症状,其特点是未发生出血时患者与正常人无差异,但每当轻微外伤即可引起长期甚至致病的流血不止,重症患者没有明显外伤也可发生“自发性”出血。因为血友病是先天性遗传缺陷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疗法,目前对血友病的治疗主要是预防及治疗出血,防止畸形。

  预防出血可从多方面加强对孩子的照顾,减少剧烈的活动,防止碰伤,避免外伤,尤其是咬伤、撕裂伤可造成严重的出血,最好避免肌肉注射,尽量避免手术,若必须手术的病人,必须术前输血或输入第8因子,由于出血会不止,孩子在今后必须处处小心,防止外伤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出血发生。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打针血肿与血友病
打针血肿与血友病

1-3岁疾病

2010-11-15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