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0-1岁宝宝注意力培养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09-12-18 08:50
1回顶部

     “注意”可以分为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主要是由于客观刺激物比较多变、强烈或新异等,或因人的兴趣、需要、态度等主体状态产生。婴儿的注意几乎全是无意注意。

  有意注意是有目的的、需要意志控制的注意,由第二信号系统支配。婴儿第二信号系统在后期随着孩子对言语的渐渐理解也开始萌芽,即使他们还没有学会说话,也不妨碍他们对一些简单词汇的理解。有意注意在1岁左右也会慢慢形成,并出现。

  在无意注意转变成有意注意的过程中,父母必须加以指引和训练,推动宝宝注意力的发展。

  1、将注意力培养放到综合能力培养中 。

  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我们没有必要对宝宝进行专门的注意力训练,而是把注意力训练分散到每一个与宝宝互动的环节中,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培养他的注意力。 比如喂食、逗孩子玩等一切与孩子的交往中注意到幼儿注意力培养的原则和方法即可。

  2、注意要以时间作为保障。

  幼儿的大脑发育还不发达,他们难于区分并吸收成人有意施加的各种刺激。因此,在和宝宝讲话的时候,语速一定要慢,要温柔,在他们眼前晃动醒目的物体也要慢一些,并要在他们的视野持续稍长一点时间。在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之前,最好不要将刺激物拿走。

  3、刺激必须联结起来。

  刺激联结才能够提高刺激反应的有效性。孤立的刺激是很容易被遗忘的。我们要培养的就是宝宝的条件反射,因此,必须将简单的一些刺激组合成一个整体提供给宝宝。这样通过重复行为和奖励效应的强化以后,才可能固化条件反射,使他们的注意力得到提高。

2回顶部

  4、刺激物距离要近。

  由于宝宝的认知能力较弱,太远的物体很难形成有效的刺激联结,近距离能够让婴儿的视野更多被刺激物填充。他们的视觉干扰也会大大减少,增强注意的稳定性。

  5、刺激物要鲜明、和谐。

  鲜艳的、发光的、移动着的物体或较大的声音更能引起宝宝的注意力。和谐则是人生理、心理的需要。人脸是最好的刺激物。父母的脸是最容易得到宝宝的欢喜和注意的。父母要多在孩子面前“露脸”。那些直接能满足乳儿机体需要的事物,如奶瓶、小勺等,也能引起宝宝的注意。用它们来培养孩子的注意力,是成本最低的。

  6、动态、特别是互动更能引起注意。

  动态的物体更能够吸引宝宝的注意。飞着的蝴蝶比静止的蝴蝶更容易获得宝宝的认知。但和注意力关系最紧密的还是互动。注意力在互动中加强。如果不存在互动,婴儿的注意力是会很快转移的。他们会寻求一些更特殊的事物。互动能让宝宝的兴趣倍增,注意力也会持久。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