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性格心理 > 正文

告别“宅童” 父母陪伴不可缺

作者: 紫璇 出处:pcbaby 2012-12-30 12:49
1我家有“宅宝宝”怎办?回顶部

  网络、电子产品的发展普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闭门不出便能“知”天下,催生宅男、宅女一族。追逐这种“时髦”的还有孩子们,他们看电视看不够,迷恋电子游戏等等,成为“宅童”。缺乏锻炼,体质变差;不与外界接触,性格变得孤僻……“宅童”现象令人担忧。那么,你家有“宅宝宝”吗?又该怎样让孩子走出去,不再“宅”呢?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我家有“宅宝宝”怎办?

  晚饭后,小区的许多孩子都在小广场上溜冰、嬉闹,玩得开心极了。妈妈做完家务也准备带悠悠下楼,和小朋友们一起活动活动。可是正在看《喜羊羊与灰太狼》的悠悠,怎么也不愿意把小眼睛从电视上挪开,任凭妈妈怎么说,他就是赖在沙发上不动。

  妈妈气得关上电视,悠悠就开始大哭大闹,在沙发上又撕又咬。最终束手无策的妈妈只好打开电视机,悠悠迅速恢复了正常,又津津有味地看起电视来。妈妈看着悠悠,无奈地摇了摇头。

  分析:许多父母碰到像悠悠这样的孩子都很无奈,害怕孩子窝在家里看电视久了,小小年纪就成了“四只眼”;担心孩子整天赖在沙发或凳子上,缺少锻炼和运动量,成了肥胖的代言人;忧心足不出户使孩子欠缺必要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充分锻炼,变成一个“闷葫芦”。

  你的孩子是“宅童”吗?

  相关专家表示,如你的孩子有下列行为之一,或许就有“宅童”的趋势了。您要和孩子好好交流一下。

  1、只要孩子在家,除了吃饭几乎都在玩电脑、玩手机、看电视。

  2、除了玩以上的东西,几乎没有其他的兴趣爱好。

  3、玩电脑时,家长要求停止,会大发脾气。

  4、不愿意参加任何社交活动,包括和父母一起去爷爷奶奶家。

  5、不完成作业、逃学甚至到网吧中玩。

  6、半夜时还爬起来偷偷玩电脑、手机。

2宝宝为什么喜欢“宅”?回顶部

  你知道宝宝为什么喜欢“宅”吗?

  原因一:“爸爸妈妈都不理我”

  许多父母平时总是很忙,没时间照顾孩子,每天早晨急急忙忙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晚上把孩子接回家就开始忙做饭、收拾家务、上网查资料,等等。孩子想跟爸爸妈妈说会儿话,聊聊在幼儿园的事情,爸爸妈妈也总是用电视敷衍道:“我正忙着呢,你看动画片去吧。”再不然就说:“那边有零食,你边吃边玩会儿游戏吧。”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家长总是没空和孩子聊聊天,时间一久,孩子每天回到家,就会惯性地看起了电视,玩起了游戏。即使家长有时候来了兴致想问问孩子幼儿园的情况,孩子也会有一句没一句地搭着话,若是家长急了发脾气,孩子要不一句不吭,要不就以大哭大闹来进行反抗。

  原因二:“我跟他们学的”

  不少家长自己就很“宅”,不是窝在沙发里看连续剧,就是粘在电脑旁打网游。周末也不参加户外活动,朋友一吆喝立马扑到牌桌前玩麻将、扑克。撇在一旁无人管的孩子年龄小,又不能自己外出找小朋友,只有像爸爸妈妈那样成天窝在家里看电视、打游戏,翻翻小人书。

  日子长了,孩子形成了孤僻、内向的性格,既不愿意外出,也不愿意与人沟通,成了孤独的“宅宝”。

  原因三:“我就喜欢呆在家里”

  有些孩子天生内向,不喜欢热闹的地方,不喜欢与人交往,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看看自己喜爱的故事书或者画画表达自己情感的画,别的小朋友很难打开他的心扉。很多爸爸妈妈看着孩子在家如此乖巧、听话,就不轻易打扰孩子的这种宁静。

  时间长了,除了幼儿园,孩子就只想呆在家里,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这样的孩子有很好的专注力,但与人交往的能力会得不到培养和锻炼,爸爸妈妈可以趁孩子看书看累了或画画没有灵感时,带孩子出去与小朋友们嬉闹一会,既能调节孩子身体的疲劳,又能与同龄孩子交流。

3怎样让孩子告别“宅”1回顶部

  怎样才能让孩子摘掉“宅童”称号?

  妙招一:多陪陪孩子

  现在许多人的生活压力很大,为了生计,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着,但是孩子不应成为成人忙碌的“牺牲品”。即使家长们回家后还有许多事情要忙,也要挤出时间关心一下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满足孩子表达和倾诉的需要。电视、故事书和孩子的小娃娃是不能替代父母的关心和交流的。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妈妈可以找一个固定的聊天时间,或者在带孩子回家的路上,主动和孩子聊聊他在幼儿园里的情况和问题。如果天气好的话,家长可以在晚饭后,带着孩子去户外散步,和孩子简单说说自己的工作情况,还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参与到谈话中来。这样孩子的兴趣点就会有扩展,走出家门,探索广阔天地。

  妙招二:树立好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很多家长都明白这个道理,可落到生活的细节处,依然有那么多的家长不注重自身的行为。孩子在父母的熏陶下,会不知不觉习得与他们类似的习惯, “宅爸宅妈”生个“宅宝”真是不足为奇。

  因此,“宅爸宅妈”要赶紧行动起来,约上朋友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带孩子一起去郊游、野餐、散步、运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让他们喜欢上户外活动,而不是整天赖在家里。

4怎样让孩子告别“宅”2回顶部

  妙招二:注重培养孩子的伙伴意识

  对于性格内向的孩子来讲,父母如果任其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是不明智的。父母发现家里有乖得不太出声的孩子,一定要加以注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宝宝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首先要多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让老师多注重培养孩子的伙伴意识,如做游戏时,让他扮演一些重要的角色,体验与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快乐。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多创造机会与其他家长联合搞一些亲子游戏,让孩子参与进来,享受大家合作的乐趣。

  平时,在晚饭后,家长也可以鼓励孩子带着自己心爱的滑板和小朋友们进行比赛,或是把自己拿手的故事讲给小朋友听,只要孩子在户外和小朋友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问题就容易解决了。

  妙招四: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幼儿阶段是培养孩子兴趣的大好时机。家长除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引导孩子发展多种喜好,比如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当一当小区的环保小卫士。

  稍大一些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带上他养成晨跑、游泳等良好的运动习惯。孩子的兴趣广泛了,自信心就会增强,性格也会逐渐开朗起来,自然不愿成天赖在家里了。

  我是成长说小编,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邮箱chengzhangshuo@pcbaby.com.cn方式联系我,孩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来信方式:成长说+宝宝年龄+遇到的问题。如:成长说+宝宝2岁半+孩子被打怎么办。

 

精彩推荐:

“5个不”熄灭孩子的成长之灯

父母6句牢骚话 彻底伤害宝宝心

5句“无心”话 伤害宝宝自尊心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