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传统小儿泌尿系统疾病问答不同,胎儿泌尿系统疾病百问解答是一个全新的视角。

胎儿泌尿系统疾病,主要治疗方法有哪些

15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胎儿泌尿系统疾病一般很少需要进行宫内治疗,只有当危及胎儿生命时或可能导致一侧肾功能完全丧失时才需要考虑实施宫内治疗。

  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有重度肾积水的宫内置管引流,即通过胎儿镜将小导管置于羊膜腔和扩大的肾盂之间,达到减轻肾盂内压力,挽救肾功能的效果。同理,当出现膀胱增大或后尿道瓣膜时,明确诊断后可考虑放置引流管以减轻压力,使胎儿有机会延长生命到足月。这一类技术目前已趋于成熟,可以对部分患者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一定要掌握好置管的手术指征,肾积的严重程度不到重度一般不需要置管,胎儿大于32周也不建议置管,因为在怀孕后期可以等待胎儿出生后再进行减压治疗。此外,对于诊断为后尿道瓣膜的胎儿可考虑进行宫内治疗,即在胎儿镜下选择性地进入胎儿膀胱经尿道进行瓣膜切除术,据报道有一定的疗效。但这种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门的胎儿医学专业人员和能熟练使用胎儿镜的专业人员,对于适应证的掌握也是相当重要的。另外,手术会有胎儿丢失的风险,所以不到必要时刻,一般不会考虑此方法。

  对于羊水过少的情况,可以考虑在孕中期进行羊水灌注,可促进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若胎儿大于32周通常就不需要考虑进行宫内治疗,可待胎儿出生后或计划性早产后进行新生儿干预,并做好胎儿出生后的抢救处理。由于羊水过少会导致胎肺发育不良,所以有学者认为在产前需要用糖皮质激素即地塞米松进行治疗以促进胎肺发育,但没有大量的临床数据作为证据。因此,我们的建议是在有确定的胎肺发育不良证据的前提下,可考虑在孕32周使用激素治疗。在针对胎肺发育不良的治疗中,国外有报道在动物实验中,中药紫藤汤可对胎肺发育有促进作用,但在临床上尚未见孕妇使用。

  本节内容转载自《胎儿泌尿系统疾病释疑》章节内容,经暨南大学出版社授权发布。

  想了解更多书籍详情,点击【胎儿泌尿系统疾病释疑】购买。

出版社其他文章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