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处罚孩子有技巧 这样做最完美

作者: SURE 出处:pcbaby 2013-04-02 10:47
1宝宝惹怒爸妈是在探索回顶部

  “他总是不听话,我行我素。”“她总是和我顶嘴,我说一句她有十句等着我。”“训斥他根本没用,他就是跟你对着干”面对不听话的孩子,父母们不知道该何去何从。如何惩罚孩子最有用首先,我们不妨看一下为什么孩子会“惹恼”我们的爸妈。

宝宝

图片来源于华盖

  孩子通过不服从来探索周围

  孩子想突破加在他们身上的限制是很自然的事情,孩子通过不服从命令来了解和探索周围的人,认识他与父母之间的关系,通过惹恼父母来验证他们对自己的态度和关爱程度,了解他们的底线。越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上,越是如此。

  为什么有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不听话呢一方面是个性的差异,另一方面也源于父母树立权威的基础不够稳固。这些基础很早就应建立起来:孩子6至20个月期间开始通过触摸、说话、爬动、走路探索世界,这是孩子人格发展和自信建立最为关键的时期。

  这个时期父母必须陪伴在身边:有危险的行为时父母投去不满的眼神,碰了不该碰的东西时打手心,孩子不听话时用严厉的语气这些示意动作,能让孩子明白任何事情都有规矩,父母亲通过态度和命令来对他进行约束。

2宝宝的自我惩罚回顶部

  孩子也会自行处罚

  弗洛伊德说过,当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的时候,他们在心理上“需要处罚”。如果这种处罚不是来自于父母,孩子很有可能会用别的方式来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比如:厌食,自残肢体,禁止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或者其他危险的举动....处罚,显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做父母。

宝宝

图片来源于华盖

  不过,过于频繁地使用处罚,会使孩子对父母产生感情对立,陷入处罚—违抗—再处罚的恶性循环。处罚应被列为最后的手段。如果处罚是使孩子听话的手段,那么明显缺乏权威的你,赶快求助专家吧。

  处罚须知

  要对孩子明确规定

  在告知孩子规定的时候,表述必须清晰,使孩子明白规定的强制性。比如,与其说“我希望你在6点之前回家”,不如说“我要求你6点之前必须回家”语气、眼神和肢体语言都应保持一致如果你用同样的语气说“我禁止你外出”和“我建议你和我们呆在一起”,或笑着跟孩子说“你做的事情很危险”,都会使命令丧失可信度,使你以后难于下达命令。

  由于分辨不清父母的话是愿望还是命令,孩子往往在受到惩罚时感到委屈,因为他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3告诉宝宝你要罚什么回顶部

  告诉宝宝你要罚什么

  “我希望你能把自己的房间整理好。如果你不做,那么你还要去收拾客厅。”这就是劝导孩子服从而不是盲目服从。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做,家长不应该和他讨价还价,处罚内容必须彻底执行,也就是要言出必行。如果家长多次拿处罚来威胁却不付诸行动,那么孩子就会把要求当作耳旁风。所以,不可滥用威胁,在定规矩之前家长必须先确定自己是不是能够执行处罚。

宝宝

图片来源于华盖

  打孩子是一种糟糕的处罚方式

  有时孩子的淘气和任性会激怒父母,失去忍耐的父母常会一气之下对孩子大打出手。家长避免自己过激反应的最好方式,就是给孩子关禁闭。在孩子的房间里,他会有时间反思自己的行为,家长也有时间去考虑是否有必要责罚孩子,以及采取什么方式。夫妻俩最好讨论一下,这能增加信心,并避免过激行为。

  最好使用弥补性处罚

  这很有教育作用,可以让孩子在采取补救措施、改正错误时,知道该如何承担责任。比如孩子把牛奶洒在了地板上,可以要求他自己拿抹布擦干净,父母不要代劳,让他自己去按照正确的方法把事情做好—弄破了东西要自己去修复,房间乱了要自己收拾....这是让他知道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机会。

4以事论事来惩罚回顶部

  选择处罚的方式时要就事论事

  处罚的程度和所犯的错误程度要一致。换句话说,就是不要用同一种方式处罚不同的错误,对迟到、撒谎或者说脏话的处罚方式,应该是不同的。要符合一贯的处罚标准,不可与平时灌输给孩子的价值观念相违背。

宝宝

图片来源于华盖

  剥夺式处罚对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效

  移开孩子喜爱的事物,禁止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比如看电视、打电子游戏、外出等,会让他意识到自己错误的代价。但是要注意,不是所有的活动都可以禁止,比如与孩子人格和健康发展有关的活动,像体育活动、食物等,就不宜禁止。

  体力劳动的惩罚能减轻孩子的负罪感

  整理房间、打扫卫生、刷碗等体力劳动,可以减轻孩子的愧疚感,是一种很好的“还债”方式。不过,它对五岁以上的孩子才有效。更小一些的孩子则最怕不被父母关注,怕失去家长的陪伴和保护。所以,对五岁以下的孩子可以采取冷落隔离的方式,几分钟不理他,孩子就会觉得受到了很重的惩罚。

  我是成长说小编,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邮箱chengzhangshuo@pcbaby.com.cn方式联系我,孩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来信方式:成长说+宝宝年龄+遇到的问题。如:成长说+宝宝2岁半+孩子被打怎么办。

 

精彩推荐:

儿童图书日 0-6岁宝宝特色书单

宝宝情商教育 三大陷阱要避开

全家胎教总动员 这几点要知道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