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炎炎夏日了,室外温度很高,而且太阳又很猛烈,这时家长们外出前都会做好防晒工作,避免宝宝中暑。但其实除了中暑,还有一种病症叫做小儿暑热症。宝妈们了解小儿暑热症吗?
也许很多的宝妈都在追求预防小儿暑热症的方法,但是想要预防最先就要了解小儿暑热症的病因。最首要的原因当然是因为夏日的温度很高,宝宝因为高温热晒而引起了小儿暑热症。
暑热症出现于盛夏季节,多见于我国南部及中部奇热地区的婴幼儿,6个月以下和3岁以上少见。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少汗或无汗等症状,一般在秋后自然痊愈。其原因按中医理论,即小儿感受暑气后,蕴于肺胃,灼伤肺胃之阴津,阴津受损,内热炽盛,则发为高热,口渴多饮。暑热易于伤气,气虚下陷,气不化水,水液下趋膀胱而小便增多。肺主皮毛,又司腠理开合,肺津为暑热所伤,化源不足,水液不能敷布,肌腠毛孔闭塞,故汗闻或出汗甚少。
简而言之,由于孩子身体发育还不成熟,中枢神经系统存在发育不全的情况,因此,孩子的汗腺在散热方面就存在缺陷,要是孩子的身体没有及时出汗散热,那么就很可能出现身体温度和外界温度不协调的情况。家长们要注意,小儿暑热症并不是由于宝宝感染了病菌而发烧,另也有人叫它“夏期高体温症”。
又到了天气炎热的夏天,小孩子由于身体发育还没有成熟,很容易因为天气炎热而中暑或得小儿暑热症。那要如何判断孩子是否得了小儿暑热症呢?当然,家长们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小儿暑热症的症状。
1、发热。首要的病症就是发热,而且家长们要留意这种发热不是普通的发热。多数患儿表现为暑季渐渐起病,随着气温上升而体温随之上升,可在38~40℃之间,并随着气温升降而波动,发热期可达1~3个月,随着入秋气候转为凉爽,体温自然下降至正常。很多宝宝发热规则是从每天清晨开始,日间体温逐渐升高,下午渐降,到傍晚时最低,至次日清晨又开始升高。但有的宝宝发热并不规则,可能忽高忽低。另外,在房间温度低时或把宝宝带凉爽之处体温会很快下降恢复正常。
2、口渴,多饮,多尿。其次,宝妈还可以特别留意一下宝宝的饮水量。患儿口渴逐渐明显,饮水日益增加,24h可饮水2000~3000ml,甚至更多。小便清长,次数频繁,每日可达20~30次,或随饮随尿。
3、少汗或汗闭。患儿虽有高热,但汗出不多,仅在起病时头部稍有汗出,甚或无汗。
4、病初一般情况良好。发热持续不退时可伴食欲减退,形体消瘦,面色少华,或伴倦怠乏力,烦躁不安,但很少发生惊厥。
当宝宝患上小儿暑热症时,食欲或多或少的都会减退,饮食就会变得很重要。那么,小儿暑热症吃什么好呢?这时给宝宝吃一些清暑泄热,益气生津为主的食物,比如荷叶冬瓜粥、绿豆粥等。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几种美食的具体做法吧!
1、荷叶冬瓜粥
首先要要准备新鲜的荷叶两张,然后将荷叶洗净后煎汤500毫升左右,并滤后取汁备用。第二步就是准备冬瓜250克,去皮并切成小块状,后加入荷叶汁及粳米30克,最后煮成稀粥,可根据口味加入白糖适量。早、晚都给宝宝喝一次。
因为冬瓜可清热生津、利水止渴,荷叶清热解暑。所以其非常适用于发热不退,口渴,尿少的宝宝。
2、益气清暑粥
宝妈需要准备的材料有西洋参1克,北沙参10克,石斛10克,知母5克,粳米30克。做法如下,先将北沙参、石斛、知母用布包加水煎30分钟,去渣留汁备用。再将西洋参研成粉末,与粳米加入药汁中煮成粥,加白糖调味,早晚服用。西洋参益气养阴,北沙参、石斛、知母养阴清热止渴。因此,其适合人群有发热持续不退,口渴,无汗或少汗的患儿。
其实小儿暑热症是可以预防的,那么,到底要如何预防小儿暑热症呢?其实很简单,最主要的就是要夏天给宝宝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透气这一原则。
1、为孩子准备透气衣物。夏天天气炎热,孩子身体散热机能又存在不足,建议爸爸妈妈们为孩子们准备比较透气散热的衣服。比如可以选择棉麻类型或者是纯棉布料的衣服,这些布料的衣服吸汗性强,也比较透气。衣服也不能够太紧绷,尽量宽松一些穿起来比较舒服。
2、为孩子洗澡。想要防治小儿暑热症,为孩子的身体降温是关键的。建议给宝宝洗澡的洗澡水的温度最好设置比体温低三度即可。而且孩子待在澡盆里,体温也会下降一些。
3、为孩子准备降火饮品。天气热,火气大,体温高,妈妈们可以准备一些比较降火的食物,比如食用西瓜子或者是绿豆汤等等。在饮食方面,尽量要清淡一些比较好。
4、设置好孩子的房间温度。想要防治小儿暑热症,需要将孩子处于一个温度适宜的环境。最好房间的窗户打开,更通风透气一些。
5、听从医生指导服用解暑药物。要是孩子还是不舒服,我们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解暑的药物,药物的食用量要控制好。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比较益气的药膳,药膳的副作用小,还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