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幼儿 > 正文

秋季:小儿驱虫进行时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0-09-08 10:11
1回顶部

1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相册

  宝宝服用驱虫药需注意

  儿科门诊,经常接诊到被家长认为有肠虫症而带到医院要求医生给予驱虫治疗的患儿,家长“诊断”肠虫症的依据常常是孩子出现了消瘦、挑食、腹痛、脸上有白斑及夜间磨牙等症状,甚至对于一、两岁的婴幼儿,也有家长自行给予口服驱虫药治疗的。

  其实,这种做法并不科学。消瘦、挑食及腹痛的原因很多,“虫斑”是缺乏B族维生素所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医学上称为单纯糠疹。夜间磨牙,固然蛔虫分泌的毒素可诱发其发作,但精神紧张、缺钙、牙病等也可引起,因缺乏特殊性,故不可靠。正确的做法应该先到医院化验大便(大人带孩子大便去即可),确认是否有虫,然后再决定是否服用驱虫药。儿童不宜常用驱虫药,盲目服用驱虫药会影响孩子的健康,特别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更应该慎用驱虫药。

2回顶部

1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相册

  大多数驱虫药服用后,需经肝脏分解代谢或经肾脏排泄。2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2岁以下儿童防治肠道寄生虫病的最好方法就是注意生活卫生,切断接触虫卵的来源。

  另外,从肠道寄生虫的特点来看,虫卵大都附着于污染的手或蔬菜表面,而寄生虫的感染途径是口。2岁以下的宝宝接触虫卵的机会要少于大年龄儿童,他们接触的东西一般局限于家中的物品和玩具,这些东西相当清洁,虫卵相对少或没有。吃蔬菜的种类与量也少得多,进入体内的虫卵也相应减少。而且虫卵在体内到长大成虫需要一定的时间,也就是说,待从口入的虫卵长大成虫,孩子也超过了2岁。因此,2岁以下小儿一般不需要服用驱虫药。

3回顶部

3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相册

  防虫是关键

  由于虫卵在体外发育时间短,很容易传播及反复感染,故防治应用同时进行,尤以预防重要。讲究个人卫生,提倡小儿穿封裆裤睡觉,饭前便后洗手,纠正吮手指的习惯,常剪指甲,勤洗会阴部,在治疗同时,应每天将内裤进行煮沸消毒以灭虫卵,外衣、被褥应勤洗勤晒,使人们了解蛲虫的传染方式,以尽量减少感染机会。

  近年来,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苍蝇和蟑螂减少了,大环境卫生改善了,带虫卵和病菌的粪便污染环境的机会已大大减少,孩子如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患肠虫症的机会很少。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5次B超生出无臂儿 谁为生命质量把关!

神奇袋鼠疗法 妈妈抚摸2小时救活死婴

赴美生子神话:在美国生宝宝能赚980万?

秋天宝宝易上火,如何防秋燥

旅游、看电影、宅在家?2010中秋国庆放假安排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年末大扫除 妈咪必备清洁利器

生活日用导购

2016-01-25
寄生虫   幼儿  驱虫  驱虫方法
寄生虫入侵,爸妈英勇护宝宝

新生儿疾病

2010-11-09
1
秋季:小儿驱虫进行时

1-3岁护理

2010-09-08
3
盲目服用驱虫药 宝宝多遭罪

1-3岁护理

2010-07-07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