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专家说:带孩子上班要把握尺度

作者: 萧萧 出处:pcbaby 2012-09-26 11:10
1回顶部

  著名儿童故事作家郑渊洁说,能让孩子目睹父母奋斗人生的过程是最好的教育。父母和孩子玩耍很重要,其实父母带着孩子上班效果最好,每周一次就行。有的父母和孩子在一起时,会刻意装孩子,说话也是“吃饭饭”“喝水水”,父母和孩子说话不用装童音,而是直接用成年人的口气。让孩子看父母的工作状态,效果最好。

  现在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这其实是一种“现代亲子病”,由于父母疏于陪伴,小朋友往往容易出现自卑、社交障碍、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学习障碍。所以,如果倡导“带孩子上班”的趋势,家长就不会有“我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的借口了。但是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以尽量不影响其他人正常工作和注意安全隐患为前提。

  受访对象: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刘录护博士

  一、带孩子上班日可以弥补学校职业教育的缺失

  在刘录护博士看来,学校教育虽然非常重要,但也有自身的不足之处,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补充形式,对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也是颇有益处。事实上,父母的技能是最好的职业教育,然而很多孩子却对家长的职业缺乏认同,父母有必要带上孩子去体验下自己的工作,让孩子们试着接触成人的世界,窥探真实世界如何运作,尝试了解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帮助他们展开一个有关他或她自己未来的对话。

  “正如衡量学校教育是否成功,在一定程度上要看它是否获得了家庭教育的认同,那么企业文化该如何增强家庭认同感呢?”刘录护博士指出,可以试着让孩子们亲身参与到企业的日常运作中来,具体了解工作的流程,这不仅可以丰富企业的文化,促进员工间的交流,还可以让孩子们深刻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实现家庭成员对企业的积极认同。

  二、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带孩子上班

  “工作往往是各种各样类型的都有,千差万别,不是所有行业都适合带上孩子。”刘录护博士指出,带孩子上班,首先需要从是否威胁孩子的安全和孩子本身的接受能力考虑是否带孩子上班。一些高危的行业或是现场作业都不太适合带上孩子,可能会对孩子的人身安全带来隐患。同时,孩子的年龄也需要限制,通常年龄在8-12岁的孩子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能帮助家长分担处理一些简单的“工作”,积极参与到单位活动中来。另一方面,还需要考虑到有特殊要求的工作,比如说,国家机密性工作就不太适合带孩子进来,否则一定会干扰到正常工作。但总的说来,大部分行业都具备带孩子上班的条件,只要本身无安全隐患无特殊要求,基本带孩子上班不会有什么危害。“带孩子上班”是短暂性的活动,强调的是一种理念,提醒大家培养孩子的职业意识,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负面影响,更谈不上有什么危害。

2回顶部

  三、“带孩子上班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究竟职场妈妈是不是适合把宝宝带到公司里去带呢?其实这种方式可以尝试,但要注意把握好尺度。”

  在亲子培训中,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家长没有时间陪孩子造成的。这其实是一种‘现代亲子病’,由于父母疏于陪伴,小朋友往往容易出现自卑、社交障碍、缺乏安全感等心理问题,严重的甚至可能引发学习障碍。所以,如果大力倡导‘带孩子上班’的趋势,家长就不会有‘我太忙,没时间陪孩子’的借口了。

  这种方式目前在国外比较流行,其实在国内也有实现的可能性,只是要注意把握好尺度,以尽量不影响其他人的正常工作为前提。社会和单位、个人可以集思广益,想到最合适的办法。

  刘录护认为,从美国引进的“带孩子上班日”主要是从教育角度出发,不带有文化因素,因此不存在不适合中国国情一说。在中国,很多父母都会每日去询问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但很少有父母会告诉孩子我今天怎么样了,没有意识让孩子来了解自己。这就需要父母增强亲子沟通理念,强化亲子关系,不妨带孩子去上一天班,让孩子体会下父母的辛苦。

  事实上,很多企业、事业单位也不支持“带孩子来上班”,认为带孩子来上班可能会干扰日常工作、增加管理成本,最后不得不做出相应的管理调整。刘博士坦言,一般国内的大中型企业还算比较支持,而中小型企业大多持反对态度,日常的企业运转就有很多工作要做,不愿意员工再带个孩子到处转悠。由此可见,在中国实现带孩子去上班并非易事,社会各界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其意义和重要性。

  “真正做到‘带孩子去上班’需要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政府、舆论的积极倡导,企事业单位的积极接纳,父母的积极参与都是至关重要的。在国外,NGO和一些公益组织一直在致力于这项活动,但在中国这样的教育活动还比较少,多多发展类似的公益组织成为了当务之急。”刘博士特别强调,“带孩子上班日”活动绝不能仅限于参观,要着重培养孩子们的参与性。像一些办公室的工作,基本没有什么过高的要求,试着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加强和升华孩子们的体验。尤为重要的是,父母要深入领会活动的理念,在生活中可以多多讲授自己的工作经历,在强化亲子关系的同时,也对孩子进行了良好的教育。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别样沟通 带孩子跟你一起上班去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