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性格心理 > 正文

玩具选择3大误区伤害孩子心理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04-01 15:59

  在为孩子购买玩具时,不仅要注意玩具的生理卫生要求如,无毒性、无伤害性等,更要注意到玩具的心理卫生要求。对玩具的不当选择,就有可能对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选错玩具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本图片来源于CFP

  1、不要为孩子购买过多的玩具

  许多家长认为,玩具越多,对孩子的发展越好。但研究表明,孩子同时拥有过多的玩具,不但对其心理发展没有多少益处,相反还有害处——过多的玩具会使孩子容易养成散漫,注意力不集中、不稳定,做事不认真、不细致的习惯以及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等不良性格同时,过多的玩具,还会使孩子养成浪费的习性,不知爱惜玩具,随意把玩具弄坏再要新的,严重者还会使孩子养成玩具“破坏癖”。

  2、不要为孩子购买过于容易损坏的玩具

  玩具在孩子手中主要是操作使用,而不是观赏。因此,给予孩子玩的玩具必须是结实耐用的,易损坏的玩具往往会给孩子带来失望和不快,甚至还会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紧张,进而降低玩具的娱乐性。因为孩子在使用这些易损坏的玩具时,为了不损坏玩具,孩子玩的时候总是小心翼翼的。长期如此,当然不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可能还会导致孩子变得有点神经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成人和孩子都不在乎玩具是否被损坏,玩具容易损坏也不利于培养孩子爱惜玩具、爱惜物品的品质。另外,对破损的玩具应及时整修。因为摆放破损的玩具,将会造成孩子不爱惜玩具的后果。

  3、不应买动物给孩子做玩具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家长买回一些动物给孩子做玩具——让孩子从任意使唤或者残忍虐待动物中获得乐趣。其实,我们不应该让孩子把动物视为玩具。我们应该教育孩子把动物视为人类的伙伴。孩子不应该惧怕动物,也不应对其任意使唤或者残忍虐待。虐待动物的孩子,可能怀有控制或者欺负弱小者的欲望。如果家里有鸟、狗、猫等动物,我们则应该教育孩子:这些动物能够象人一样地感受苦痛。学会与动物相处是孩子的一个准备阶段,这有利于他们学会与人进行合作

  玩具作为一种手段,一种载体,它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因此,我们要根据各种玩具所具有功能,并结合我们孩子的特点,为我们自己的孩子选择有利于其心理健康发展的玩具。

其他热点文章链接:

左撇子宝宝,你真的是右脑天才吗?

英性教育从5岁娃抓起 全裸教材图文露骨

老师揭“山寨幼儿园”欺骗家长黑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