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学龄前孩子不良习惯的定义

作者: xieqiongyan 出处:pckids 2008-09-17 09:19
1回顶部

  本文强调不良习惯,而非不良行为,因为不良行为只有在成为习惯之后,才会成为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所有的学龄前儿童都会做出违背他们父母期望的行为,至少偶尔会有,你的孩子也不例外。但是,不论你多么强烈反对你的孩子的某些行为,除非他们经常做出这些行为,否则不需太在意。

学龄前孩子不良习惯的定义

学龄前孩子不良习惯的定义

  在你决定着手改变孩子的坏习惯时,先花一段时间观察他们的这种行为,同时也要审视你自己的态度。

  为什么你觉得这种行为很烦人?

  你的孩子这种行为,他(她)的同龄人没有出现吗?

  以你的孩子现在的年龄,这种行为真的是应该得到控制的吗?

  这种行为如果持续下去,会给你的孩子带来伤害吗?

  这种习惯有没有给你的孩子带来一些益处?

  如果你的孩子改掉了这个习惯,你会用什么来代替这个习惯所给他带来的益处?第

2回顶部

学龄前孩子不良习惯的定义

学龄前孩子不良习惯的定义

  坏习惯是别人看出来的。你可能倾向于把孩子的一些行为归为“坏习惯”,但实际上,这些只是典型的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可能只是稍稍过分了一点点,这些行为让你烦恼、气愤甚至厌恶。要直面这些行为。虽然学龄前儿童会给你带来愉快和乐趣,但他们也可以使你很痛苦。大多数三、四岁的孩子天生不注意卫生、粗心大意、吵吵闹闹。他们想要即时的满足感,他们三分钟之后就会忘了你的话,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照顾他们。而且,他们永远不会走开。但是这些典型的学龄前儿童的行为就属于坏习惯吗?那么就要看是谁在下这个结论了。

  在你考察了孩子的行为和你的态度之后,如果你还认为那是坏习惯,那么就应该谨慎对待了。

  尽量不要很自然地以为坏习惯是孩子人生的必经之路。有些习惯可能是疾病。例如尿床,就有可能是膀胱异常所引起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还是早发现,早治疗为好。其他会引起麻烦的行为,如果被忽视,就会会根深蒂固,难以根除。而且,在你等着这个阶段过去时,你的孩子可能会在改掉坏习惯之后,还会长时间受到这个坏习惯所带来的不良后果的影响。这样的话,你的孩子也许就会被其他孩子、被老师、日托儿所的人和其他的成年人疏远,而你也可能被其他父母所疏远,因为他们认为你要为你的孩子的坏习惯负责。第

3回顶部

学龄前孩子不良习惯的定义

学龄前孩子不良习惯的定义

  那么,这是谁的错呢?

  尽管你听别人说过,不要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在自己身上。坏习惯的养成并不一定全是父母的错,也可能压根就不是父母的错。你也不能完全靠自己去改掉孩子的一些坏习惯。对于你的孩子与其他同龄人不同的一些持久的问题行为,最好还是跟儿科医生谈谈。你会发现,这些问题需要专业人士的关注,而你也会十分惊奇地发现,你的孩子是很“正常”的。

  尽量不要怪你的孩子有坏习惯。坏习惯毕竟只是习惯,大部分都是他们不知不觉就有的,并非故意的。学龄前儿童养成坏习惯有很多原因,可能是迟缓发育,或者是父母的照顾出了问题,或是感情受到伤害或刺激,又或者是一些生理的问题,但很少是因为孩子有报复心里或有意去这样做的。学龄前儿童还不至于诡计多端。

  责怪你自己,你的孩子,或是其他人都对解决问题没有帮助,而对一个养成坏习惯的学龄前儿童施加惩罚,是不能真正将习惯根除的。相反的,要尽量用积极的强化作用来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要注重在孩子成功时给予赞扬和鼓励,不要在他们失败时责备、惩罚他们。

本文由太平洋亲子网编辑编译,转载请注明出处!

学龄前儿童——社会观察员 学龄前孩子和道德发展 学龄前孩子的牙齿护理 

太平洋亲子网专题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