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刚给宝宝添加辅食时,每尝试一种新食物时,小心脏都不由得揪起来,生怕宝宝会发生过敏或者不耐受。很多新手妈妈对于这两种因为食物引起的不适,常常一脸懵,感觉它们都是一个模样,没啥区别。但其实两者区别很大!相对来说,“过敏”对宝宝的健康风险更大。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那么,究竟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有何不同?两者又该如何区分?该如何对症护理?妈妈别急,今天就来逐一解析。
一、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真的很不同!
1、致病原理不同:
宝宝发生食物过敏,主要是免疫系统在作怪。宝宝第一次接触过敏原时,并不会有什么不适,但会在免疫系统中留下记忆,当过敏原再次进入身体时,有记忆的免疫系统迅速被激活,释放出抗体。抗体指挥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导致过敏的物质,从而引起皮疹、水肿、喷嚏、呕吐、腹泻,甚至哮喘、呼吸困难等症状。
而宝宝发生食物不耐受,主要是体内的相关酶缺乏,导致食物未能完全消化,进而刺激机体所引起的。比如乳糖不耐受,是因为宝宝体内缺乏乳糖酶,导致牛奶中的乳糖无法被完全消化。这些未消化的物质就会趁机“搞事情”,刺激机体,可能会引起宝宝腹胀、腹泻等不适。
2、引起不适的“量”不同:
食物过敏——和摄入量无关,量少量多,都会引起反应,而且引起反应的“下限”很低,基本上宝宝沾一点这类食物就会“中招”;
食物不耐受——和摄入量有关,吃得少没事,吃得越多症状越重,注意少吃这类引起食物不耐受的食物就可以了。
3、症状不同:
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虽然都有可能出现呕吐和腹泻的症状。
但食物过敏,可能会出现瘙痒的皮疹、荨麻疹、水肿、打喷嚏、呼吸短促、吞咽或呼吸困难、皮肤苍白、头晕目眩等反应,严重时可能会危及生命;而食物不耐受,则可能会表现出胀气、胃痛、口周发疹等不适,一般不危及生命。
实际上,单纯从症状上来区分它们,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所采用可靠的判断方法是:回避-激发试验。
如果宝宝摄入了某种食物后,身体出现了过敏反应,一旦停止摄入这种食物,这种过敏反应就神奇般地消失。之后再次摄入这种食品,宝宝又出现了过敏反应,两次过敏反应的强度可以不同。说明宝宝基本上可以确诊为食物过敏。注意激发试验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如果宝宝吃了少量的某种食物,比如喝了一瓶牛奶,身体没有不适反应,但是喝了第二瓶甚至是第三瓶后,宝宝出现了腹胀、腹痛、恶心等不适,这很大可能性是食物不耐受所引起的。
二、掌握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饮食护理小技巧
很多新手妈妈对于宝宝食物过敏和食物不耐受的护理很茫然,不知道从何下手。其饮食时护理重点为:
1、食物过敏:避开过敏原+坚持母乳喂养
(1)避开过敏原:在宝宝辅食添加初期,妈妈给宝宝尝试新食物时,要注意少量尝试,观察三天,并且这三天不添加其他新食物。如果出现呕吐、腹泻、湿疹等不良反应,须暂停喂养这种食物,几周后再从少量开始尝试,如果还是出现同样的不良反应,就要尽快咨询医生,确认是否食物过敏,如果是,以后就要避开这种过敏食物。随着宝宝长大,免疫系统逐渐成熟,他可能会对某些食物不再过敏。不过,你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才能让孩子再次尝试这些食物。
(2)母乳喂养能减少过敏的发生:母乳是宝宝最天然、安全的口粮,它含有多种免疫球蛋白,对预防宝宝过敏有好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宝宝出生的头6个月进行纯母乳喂养,6个月后在添加辅食的同时,继续母乳喂养到宝宝2岁或2岁以上。
2、食物不耐受:少量多次+食物“混搭”
(1)对于轻中度不耐受的宝宝,要注意少量多次食用。比如宝宝对牛奶不耐受,可以每次只喝一瓶或半瓶,尽量避免单独空腹饮奶。
(2)将容易引起不耐受的食物和“安全食物”一起食用:可以将牛奶和其他宝宝能耐受的食物一起食用,比如可做成牛奶煎饼、牛奶土豆泥等,从而减缓乳糖的转运。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卓美英
从事儿科临床工作40余年,对儿科的各种疑难杂症、危重症有深入研究,熟练掌握儿科各系统疾病的诊治,尤其擅长血液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诊治,成功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
冯力民
擅长以微创技术诊疗子宫肌瘤、女性张力性尿失禁、宫颈病变,完成宫、腹腔镜手术和检查上万例。
宝宝辅食制作100款 | 断奶 | 一岁宝宝食谱 |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 | 狂犬疫苗 | 氨基酸 | 37度算发烧吗 |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 宝宝几个月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