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忠蜀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

周忠蜀:消化系统疾病 家长勿随意用药

  小儿腹泻

  病因

  小儿腹泻,过去称为小儿肠炎,与肺炎、佝偻病和营养不良,被称为儿科四大常见病。此病目前发病率仍较高,农村发病率要高于城市, 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根据病因可将腹泻病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因素有细菌、病毒、真菌、原虫等几种。

  若腹泻发生在夏季,大便呈 黏液便或脓血便,要考虑到细菌性痢疾。若大便呈水样或米汤样,伴 严重脱水,则要注意霍乱。若孩子表现为上吐下泻,大 便呈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 且周围孩子同时或先后起病发病, 则可能是鼠伤寒沙门氏菌肠炎。若孩子在秋末冬初发生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汤样, 则轮状病毒肠炎可能性大。若孩子长期应用抗生素治 疗,合并鹅口疮,要注意真菌性肠炎。若发生在南方,缓慢起病, 大便呈少量血便、混有黏液, 要考虑阿米巴痢疾。

  以上均为肠道内感染,还 有肠道外感染引起的腹泻,临床 称为症状性腹泻,可见于上感、 中耳炎、肺炎或败血症等疾病。

  非感染性因素有喂养不当 ( 喂奶过多或成分不合理 )、改换奶粉、哭闹过度、腹部受凉、牛奶过敏和双糖酶缺乏等。

  症状

  小儿腹泻主要表现为腹泻、恶心、呕吐、食少、发热、烦躁、尿 少等症状,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脱水表现。持续时间过长则可能出现 营养不良、贫血和生长发育迟缓。如果孩子出现下列症状,就应该考 虑为腹泻:

  每天大便次数比平时增多。母乳喂养的孩子每天排便可能比平时 多 4 ~ 6 次。

  大便性状改变,呈稀便、水样便、黏脓便或脓血便。

  妈妈怎么做

  发现孩子出现严重腹泻后,要注意防止孩子脱水,并尽快带他到 医院检查,找出病因,对症治疗。

  如果是由于饮食原因所致,而不是感染等其他因素造成的,要调 整孩子的喂养方式,合理哺育。让孩子吃东西的时候多咀嚼几下,以便于消化。

  在孩子急性腹泻期,应停止给孩子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及脂肪类食 物。给孩子吃的食物最好捣碎,或者做成流质、半流质。不要给孩子吃油腻、辛辣、刺激的食物。

  对于呕吐严重的孩子,可暂时令其禁食 6 ~ 8 小时,让孩子的消化道休整一下,之后再喂食。

  如果孩子吃母乳,可以继续喂养。如果孩子是人工喂养,那应该把奶粉冲稀一些,总量不变。要暂时停服辅食和鱼肝油。如果孩子已 经断奶了,可以喂面片、米粥等半流食。

  如果孩子对牛奶过敏或对某些营养成分 ( 如乳糖 ) 不耐受,可改豆 浆、豆奶粉或去乳糖奶粉喂养

  要加强孩子的皮肤护理。每次孩子排便后要用温水给他洗净肛周 和臀部,并涂以鞣酸软膏以防出现红臀。男孩子大腿根及阴囊皱褶等部位注意保持干燥。若臀部已经糜烂,应先用温水清洗臀部,晾干后涂以紫草油或龙胆紫。护理女孩时要防止粪便污染阴道口。 要特别注意卫生,孩子上完厕所要洗手,给孩子换尿布前后也要洗手,否则感染会在家中迅速蔓延。

  注意预防

  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母乳喂养具有温度适宜、经济方便、没有外 来污染、易于消化吸收、增强免疫力、密切母子关系、促进神经发育 等优点。妈妈在患感染性疾病或服特殊药物时应停止哺乳,哺乳期间 应忌烟酒,哺乳前要注意洗净手及乳头。

  合理喂养。婴儿胃容量有限,不要一次性喂奶过多,以免造成消 化功能紊乱。奶量应该根据孩子的食量和奶粉外包装上标示的比例冲 调。新生儿每天喂奶 7 ~ 8 次,婴儿可每天 5 ~ 6 次。哺乳后注意给 孩子拍嗝,注意观察孩子的大便,如果孩子有不消化的食物或大便酸 臭现象,就要减少辅食量,以免造成腹泻。

  辅食添加应遵循从一种到多种、从少到多、从稀到稠、循序渐进的原则。

  婴儿的奶瓶、奶嘴要定期煮沸消毒。 大一些的孩子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作者其他文章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