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甜食是人类的天性,尤其是小孩子,一旦吃糖就控制不住自己。然而在今年7月,世界卫生组织发布全新“限糖令”:食品生产商不应该在3岁以下婴幼儿的食品中添加游离糖。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如何控制孩子的糖分摄入?今天,我们就来解读一下。
一、“限糖令”到底限制了什么?
根据世卫组织的调查报告,他们在2016-2017年间,抽检了英国、丹麦和西班牙市面上的婴儿食品,发现部分生产商在食品中加入了果蓉等,以增加糖分。若经常食用这些食品,会给婴儿带来龋齿、肥胖等多种健康问题。
因此,世卫组织建议,食品生产商不应在3岁以下婴幼儿食品中加入游离糖。
这并不是世卫组织首次“限糖”。早在2015年,世卫组织在《成人和儿童糖摄入量指南》中就建议,人们要终身限制游离糖的摄入量。而这次针对3岁以下婴幼儿,主要是因为游离糖对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健康影响更大。
那么,游离糖是什么呢?游离糖包括由生产商、厨师或消费者在食品中添加的糖和甜味剂(如糖精、安赛蜜、三氯蔗糖、阿斯巴甜、甜叶菊),以及天然存在于蜂蜜、糖浆、果汁和浓缩果汁中的糖分(除作为防腐剂少量添加的柠檬或柠檬汁)。不过,游离糖并不包括新鲜水果中存在的糖、奶类中的乳糖和薯类中的淀粉等。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世卫组织如此关注孩子的糖摄入?吃糖真的那么危险吗?
二、为什么孩子要少吃糖?
孩子爱吃糖,家长们通常会认为,这时孩子“犯馋”了。殊不知,吃糖也是会上瘾的!而且大量吃糖,还会严重威胁孩子的身体健康。
糖瘾:糖能够影响体内的荷尔蒙(饥饿素和瘦素),让人产生饥饿感、减少饱腹感,即使肚子饱了都还想继续吃;糖还会影响大脑内的“奖赏中心”,不间断发出需要摄入糖分的讯号,让人们对糖产生难以自制的渴望。
龋齿:孩子的乳牙矿化程度较低。当甜食进入口腔后,细菌通过代谢将糖转化成酸,而酸会腐蚀牙齿,使牙齿脱矿,增加龋齿发生的机会。
肥胖:糖是单纯的能量物质。在正常进餐的基础上,额外补充大量糖,无形中增加了能量摄入,久而久之就会引起肥胖,继而提高糖尿病、血脂异常的患病风险。不仅如此,大量吃糖往往还会影响正餐进食,干扰其他营养的摄入,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
而且,从小给孩子吃甜食,还会让孩子养成“嗜甜”的饮食习惯。对天然、原味的食物失去兴趣,只爱吃高糖的甜食。这种潜在危害是长期的,可能伴随孩子终身。
三、如何减少孩子的糖摄入?
世卫组织建议,每日糖摄入量应控制在总能量的10%以下,最好是5%以下,或者不超过25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也提出:控制添加糖的摄入量,每天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限制在25克以下。所以,减少孩子的糖摄入势在必行!
那么具体如何操作呢?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给孩子饮用白开水,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直接食用完整的水果,少喝果汁。
2、在给孩子制作食物时,尽量不放或少放糖,培养低糖的饮食习惯。可适量加入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帮助清洁牙面、预防龋齿。
3、尽量让孩子不吃或少吃甜食,如蛋糕、曲奇、饼干等。在购买包装食品时,注意查看营养标签,选择低糖或无糖的商品。
4、尽量不让孩子在餐前和睡前吃糖,一是为了避免影响正餐食欲,二是为了避免含着糖水入睡。吃完糖后应用白开水漱口,把口腔的含糖量降低,减少龋齿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