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专家详解哺乳期感冒吃什么药

  哺乳期的妈妈感冒了能吃药吗?一些刚生完宝宝还在哺乳期的妈妈会有这样的困惑。众所周知,许多药物都会通过乳汁排泄,但是只有一些可能会对宝宝造成不良的影响和损害,所以哺乳期的妈妈用药和用药期间能否继续哺乳是值得重视的一个问题。

  影响药物向乳汁转运的因素

  1、药物动力学特点哺乳期妇女因其生理功能特性,其药物动力学有其不同特征。在母体血浆中与白结合的药物不能向母乳中转运,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转运。游离型药物的血浆浓度取决于给药剂量及在体内的生物转运过程。生物利用度高、蛋白结合率低、表面分布容积小、半衰期长的药物向乳汁转运量大。针对其药物动力学特点,在临床用药中,特别对一些才上市的新药应熟悉这些药物的药动学特点,综合考虑,慎重用药。

  2、药物解离常数的影响药物向乳汁转运与其电离度有关。多数药物为弱电解质,都能或多或少地离子化。只有非离子型的药物才能通过生物膜。临床上使用的药物多为弱酸或弱碱性盐。通常非脂溶性的药物向乳汁中转运较困难,而酸解离常数高的药物恰恰相反,在血浆中难离子化而导致脂溶性变化不大,易向乳汁中转运。因此弱碱性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较高。

  3、药物浓度梯度的影响药物从母血进入乳汁必须通过血-乳屏障。血液和乳汁间的药物浓度梯度是药物向乳汁转运的主要因素。药物浓度梯度越大转运越多。评价药物对宝宝的影响可通过测算药物在乳汁和乳母血浆中的浓度比来衡量。药物分子量低、蛋白结合率低、脂溶性高、非离子化程度高,易进入乳汁。

  一些常用药物对新生儿的影响

  1、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不同抗生素在乳汁中的浓度差异较大,偶可见过敏或毒性反应。宝宝反复少量接触抗生素极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

  青霉素类、头孢类抗生素可少量进入乳汁,须警惕可能影响乳儿的正常肠道菌群。乳汁中微量的青霉素或氨苄西林可致宝宝发生过敏反应,并能发生生命危险。四环素可使乳儿骨骼和牙釉受损,氯霉素有引起骨髓抑制和灰婴综合征的潜在危险,红霉素乳药浓度高于哺乳期的妈妈血药浓度4~5倍,易导致宝宝胆汁淤积性黄疸。磺胺类药物除口服不易吸收者外,均能经乳汁排泄,而且乳汁中药物浓度高于母乳血药浓度,尤其对早产儿、病弱儿、高胆红素血症和G-6-PD缺乏的婴儿哺乳存在危险。喹诺酮类药物可使宝宝产生溶血性贫血、异烟肼导致宝宝肝中毒。酮康唑、氟康唑能通过吸收入乳、乳汁中药物浓度与血药浓度相近,有可能对宝宝造成损害。对于含这类药物的外用制剂哺乳期的妈妈在应用时应慎重考虑。

  2、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阿普唑仑、艾司唑仑、地西泮等治疗焦虑症和睡眠障碍类药物,当乳母长期用药可能会对宝宝产生昏睡和乳母停药后的戒断症状,产生潜在的不良影响。因这类药物均可通过吸收入乳,所以乳母在应用此类药物时应停止哺乳。

  3、解热镇痛药哺乳期的妈妈应用镇痛药特别是弱镇痛药,占一定比例。很多治疗伤风、感冒的中药复方制剂中,均含有一定比例的解热镇痛药成分。如对乙酰氨基酚、非那西丁、安替比林、阿司匹林、双氯酚酸、吲哚美辛等。阿司匹林可使乳儿骨髓抑制,对乙酰氨基酚可引起婴儿肝损害,双氯酚酸可致婴儿产生血尿。哺乳期的妈妈在应用含上述西药成分的中药复方制剂时,应慎重考虑,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尽可能了解其成分含量,切不可误信“西药有毒、中药无毒”的用药误区。一些成瘾性镇痛药如吗啡、可待因等在乳汁中分布浓度较高。有阿片瘾的哺乳期的妈妈,受乳的宝宝也能成瘾,新生儿对这类药物高度敏感,可发生呼吸抑制,所以哺乳期的妈妈应绝对禁用。

来源:pcbaby2011-11-01 10:45:05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