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上小儿麻痹症的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那么,小儿麻痹症是遗传病吗?专家解释,小儿麻痹症乃是由小儿麻痹症病毒引起的急性疾病,而这种病毒是后天染病的,并不是遗传性疾病。
脊髓灰质炎又名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传播广泛且对儿童健康危害很大的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咽痛和肢体疼痛,部分病人可发生弛缓性麻痹。流行时以隐匿感染和无瘫痪病例为多,儿童发病较成人为高,普种疫苗前尤以婴幼儿患病为多,故又称小儿麻痹症,其主要病变在脊髓灰质,损害严重者可有瘫痪后遗症。
脊髓灰质炎病毒会通过口、咽或肠道粘膜侵入人体,一天内即可到达局部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咽壁淋巴组织、肠壁集合淋巴组织等处生长繁殖,并向局部排出病毒。若此时人体产生多量特异抗体,可将病毒控制在局部,形成隐性感染;否则病毒进一步侵入血循环,导致严重的后果。
专家指出,小儿麻痹症会通过直接接触传染,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接触性传染病,因而如果亲密接触的家庭成员则有可能患病。一般来说,本病以粪-口感染为主要传播方式,密切生活接触,不良卫生习惯均可使之播散,因此家中有小儿麻痹症患者的朋友需要格外提高警惕。
不过其实也不必过度担心,虽然人群具有普遍易感性,但是一旦感染就会获持久免疫力,因此,医学也已经有可以进行预防的疫苗可以帮助大家抵抗疾病。
1、控制传染源:及早发现和隔离病人。对病人和疑似病人应及时隔离,并报告疫情。对确诊病人,自发病之日起隔离40天。对接触密切者进行医学观察20天。
2、切断传播途径:病人的呼吸道分泌物、粪便及其污染物应彻底消毒。由于隐性感染者及无瘫痪型病人为数众多,并可播散病毒,必须做好经常的卫生工作,消灭苍蝇,加强饮食、饮水卫生和粪便管理,防止病毒传播。
3、保护易感儿:
(1)被动免疫:有密切接触史的幼儿,应及时肌注10%丙种球蛋白03~0.5毫升/千克,次日重复注射一次,免疫效果可维持3~6周。
(2)主动免疫:对易感者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是预防的关键性措施。目前,大多采用减毒活疫苗。减毒活疫苗有两种:—种是3型单价糖丸,另—种是混合多价糖丸。两种疫苗均口服方便,免疫持久,且可诱发肠道局部免疫反应。因各型间无交叉免疫反应,故已改用3价混合疫苗。
疫苗服用方法:出生2个月开始,服用3价混合疫苗糖丸3次,每次l粒,每次间隔1月,周岁内完成基础免疫,4岁时再口服3价疫苗、糖丸l粒,全程结束后基本终生免疫。
精彩推荐:
乙肝病毒携带者通过正确的指导,同样是可以生孩子和进行哺乳的。据相关研究表明,胎儿在宫内感染乙肝病毒的的几率很小,大概在10%以内。婴儿出生后在48小时内注射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与乙肝疫苗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越早越好,要求在出生后24h内接种,这样可使90%~95%的宝宝不被感染乙肝病毒且获得免疫,仅有极少数的乙肝病毒携带者因妊娠而发病。只要乳房皮肤黏膜没有发生破损,也没有发生乳腺疾病,孩子的消化道、口腔黏膜也没有破损时,可以哺乳。
主任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10的六次方,说明乙肝病毒在体内复制,具有传染性。如果乳头破溃,妈妈血中的乙肝病毒有可能进入婴儿胃肠道。不要轻易放弃母乳喂养!乙肝病毒携带者,不以大三阳还是小三阳做为是否能母乳喂养的标准,只有“乙肝病毒DNA”载量超过10的六次方,才应考虑放弃母乳喂养。
主任医师 广州伊丽莎白妇产医院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