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连载十六:取代惩罚问题解决法的实际例子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0-03-09 00:06
1回顶部

4

上一篇 回到目录   

 

  解决问题之前的心理准备

  根据我们的经验,要想有效地利用本章所谈到的解决问题的五个步骤,我们必须做一番心理调整。我们应该对自己说:

  “我要尽量接受孩子的感受,倾听他的难处。我要努力了解一些我以前没有听到过的信息与感觉。”

  “我要排除我的主观看法,不妄加评论,不说教,不试图劝说或说服。”

  “我会考虑任何新方法,不管这个方法听起来多么离奇。”

  “我不会急于求成。如果我们不能马上拿出什么好办法,我们就再多想想,多做调查研究,多谈心。”

  关键是尊重——对孩子的尊重,对自己的尊重,及对无限可能性的尊重。当两个怀有良好意愿的人同心协力时,任何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每一步骤应注意的事项

  在开始和孩子交谈之前,问问自己:“我是不是仍然非常情绪化?我是否足够冷静来开始整个过程?”(你非常愤怒时是不可能解决问题的。)然后再观察一下孩子的情绪。“你现在可以和我谈一谈吗?”如果他说“可以”,那么你就能逐步展开以下步骤:

  1谈一谈孩子的感受。(我在想你一定觉得……)

  这一步不要操之过急。你的态度应该是:“我真的是在努力搞清楚你对这件事的感受。”只有当孩子觉得你真的听到并理解了他的感受时,他才会去考虑你的感受。

  2谈一谈你的感受。(我对这件事的感受是……)

  这一步要简明扼要。很难让一个孩子有耐心地去听父母的长篇大论——你的担心,你的愤怒,或你的不满。

  3与孩子一起集思广益,共同找出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

  如果有可能,尽量先让孩子想出一些办法。这一步关键是要控制好自己,不要对孩子提出的办法加以褒贬。只要你一张口说“不,那样不好”,整个过程就中止了,你的工作也就白费了。要对所有的办法表示欢迎。有时,看上去最不可能的办法却能带来良好的、可行的结局。这里,关键的一句话是:“让我们把我们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并不是一定要写下来,但把每个想法都写下来是对每个人的贡献都给予了应有的尊重。(有人曾听到一个孩子说:“我妈妈好棒啊!她把我所有的想法都写下来了。”)

2回顶部

  4决定哪些建议你喜欢,哪些建议你不喜欢,哪些建议你决定要开始实行。

  应当避免贬低性的语句(如“那个办法好烂啊”),要侧重于描述你的感受:

  “我对那个办法不太放心,因为……”

  或:

  “这个我想我应该可以做得到。”

  5贯彻实施。

  这时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你为找到了一个可行的好办法而高兴不已,结果却忘记制订具体的计划来保证它的实施。所以,最后还要加上:

  “要开始实行这个办法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呢?”

  “我们各自要负责的是哪些事呢?”

  “我们应该什么时候把它完成呢?”

  6任何时候都不应允许孩子把责任推到父母身上。

  孩子:“这根本不可能,因为你总是……你从来不……”

  如果孩子说这样的话,父母的态度一定要坚定。

  父母:“不要指责,也不要再去讲过去的事。我们现在要侧重的是为将来找到解决办法。”

  家长提问

  1假设你与孩子达成的方案奏效了一段时间,然后孩子又故态复萌,那该怎么办?

  这正是考验我们的决心的时刻。我们要么再回到说教与惩罚的老路上去,要么按照这些步骤重新来过。例如:

  父亲:我很失望我们的办法不再管用了,我又在干你该干的活儿了。这对我来说是不能接受的。我们要不要再试试那个办法?我们要不要谈谈出了什么问题?或者我们要不要找一个新的办法?

  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认识到很少有哪些办法是一劳永逸的。孩子四岁时适用的方法,到他五岁时就不见得有效了。冬天适用的方法,到了夏天就不见得有效了。人生是一个不断调整与再调整的过程。对孩子来说,重要的是他一直把自己看成是答案的一部分,而不是问题的一部分。

3回顶部

  2是不是每次解决问题时所有的步骤都要用到?

  不是的。在任何一步都有可能使问题得到解决。有时,简单地描述一下你们的不同需要就够了。例如:

  妈妈这可难办了。你要我现在就带你去买球鞋,可是我想把洗好的衣服叠好,然后我得开始做晚饭。

  孩子让我来替你叠衣服,你去准备出发。等我们买鞋回来我再帮你做晚饭。

  妈妈我想这应该可以。

  3假设我们所有的步骤都做了,仍然找不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该怎么办?

  这种情况会有的。虽然没有找到解决办法,但我们也没失去什么。通过讨论面临的问题,你和孩子都更加了解了对方的需要。在有些复杂的情况下,仅仅共同寻找解决方案的过程就足够了。而有些情况则完全是时间问题。大家都需要多一些时间来考虑,来“慢火煮豆子”,慢慢地达成协议。

  4如果孩子不愿意坐下来和你一起解决问题,该怎么办?

  有些孩子不习惯这种方法。对这样的孩子来说,按照同样的原则,用写字条的方法通常很有效。

  亲爱的约翰:

  我想听听你对解决某某问题的想法。你也许(想要、需要、感到)……

  我(想要、需要、感到)……

  如果你有什么建议能够兼顾我们双方的需要,请告诉我。

  爱你的

  爸爸

  5这种方法是不是比较适合大一点的孩子?

  不是的。这种方法对年龄小的孩子也适用。接下来,你将会看到这种问题解决法应用在不同年龄段上的巨大成功。

4回顶部

  问题解决法的实际例子

  场景:我的一个朋友刚刚把借去的摇篮还回来,我把它放在了卧室里。我两岁的儿子布赖恩对它左看右看,完全被这个会摇的篮子给迷住了。

  布赖恩妈咪,我要进摇篮。

  妈妈宝贝,你太大了不能进去。

  布赖恩我要,我要进摇篮。(开始往摇篮里爬。)

  妈妈(拉住他)妈妈说你太大了。妈妈要是把你放进去会把摇篮弄坏的。

  布赖恩求求你啦,妈咪!我要进摇篮——现在就进。(开始大哭起来。)

  妈妈我说过了,不行!!(这是一步错棋,话一出口我就意识到了。随着布赖恩哭闹的加剧,我决定和他试试问题解决法。)

  妈妈亲爱的,我看得出你非常想进到那个摇篮里面去——现在就进去。坐在里面摇一摇看上去好像很好玩儿,我也想进去玩儿。问题是它盛不下妈妈,也盛不下你。我们两个都太大了。

  布赖恩妈咪太大了——和布赖恩一样。(布赖恩走出房间,去拿了古菲(他的玩具熊)回来,他把古菲放进摇篮里,来来回回地摇了起来。)

  布赖恩看,妈咪。布赖恩摇古菲,好吗?

  妈妈(如释重负!)古菲坐进去刚刚好。

  ***

  我儿子那时三岁。训练他自己大小便让我伤透了脑筋,于是我决定试用一下问题解决法。我们一起在桌旁坐下,我对他说:“戴维,我一直在想小男孩儿学用马桶该有多难啊。我敢说有时你光顾着玩了,把上厕所的事儿都忘了。”

  戴维睁大了眼睛看着我,没说什么。我接着又说:“我敢说有时即使你想起来了,也很难有时间跑到厕所,再爬上马桶。”

  戴维点点头:“是的。”

  我让戴维去给我拿纸和蜡笔,我们好把所有能想到的解决办法都写下来。他跑到他的房间,拿来了一张黄色的纸和一只红色的蜡笔。我坐在他边上,开始写起来。

5回顶部

  我先写下了两条建议:

   买一个小垫板放在马桶前面,就像吉米家厕所里的那样。

   让妈咪提醒戴维要不要上厕所。

  这时戴维插嘴进来:“彼得和巴巴拉可以帮我。”(彼得是他的朋友,巴巴拉是彼得的妈妈。)

  然后他说:“彼得穿带尿片的短裤”。

  我写下:“给戴维买带尿片的短裤。”

  第二天,我去给他买了小垫板和一打带尿片的训练短裤。戴维显得很高兴,把它们拿给彼得和他妈妈看。彼得和他妈妈也在为他打气。

  我们又谈了怎样识别要上厕所的信号——肚子里有压力感,想尽快赶到厕所,脱下裤子。

  他知道我很了解并同情他在这其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三个多月过去了,戴维现在已经几乎完全训练好了,而且他很为自己感到自豪!

  ***

  我焦急地等待着这一次家长研讨班的到来。我要和大家分享的故事实在太令人兴奋了,我解放了!我三岁半的女儿雷切尔也解放了。事情是从星期二一大早的电话开始的。

  “苏西,今天下午你替我照看丹尼尔好吗?”

  “当然可以。”我说。

  放下电话我才想起来我下午要去买菜,现在我得带着两个小孩子跟我到处跑。不过还有一个办法……雷切尔最近在上一个45分钟的户外学前班,但是她必须要我答应坐在那里的长椅上她才肯去。其他妈妈把孩子送去就走了,我却得待在那儿!

  我对雷切尔说:“今天你上学前班时我得去买菜,因为下午丹尼尔要来咱们家,那时妈妈就没时间去了。”

  雷切尔的眼泪流了下来。这是我使用问题解决法的时候了。我对雷切尔说:“我看你伤心了。我们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写写看。”

  看着我写,雷切尔的眼睛亮起来了:

  问题:妈咪得去买牛奶,学前班以后就没时间了,所以必须在雷切尔上学前班时去买。

6回顶部

  解决问题的建议:

  1(我的)妈妈在雷切尔上学前班的时候去,马上回来。

  2(雷切尔的)不要买牛奶

  3(雷切尔的)放学后再去买。

  4(我的)妈咪去买牛奶的时候,雷切尔可以唱歌,画画,和小朋友玩儿。

  5(我的)妈咪去买牛奶的时候,雷切尔待在学前班。

  6(雷切尔的)妈咪只买一样东西,马上回来。

  7(雷切尔的)明天我们一起去买口香糖。

  8(雷切尔的)雷切尔想哭的话可以哭。

  我们一起读我们的单子。我解释说如果我不买牛奶,雷切尔和爸爸就没有牛奶喝了,所以我们划掉了“不要买牛奶”。我重新解释了放学后没有时间去,所以“放学后再去买”也划掉了。雷切尔看起来似乎还满意。

  我们走到了学前班,我和雷切尔拥抱亲吻道别。她提醒我只去一家店,然后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围成圆圈坐了下来。

  我立刻向商店飞奔。早早回来后,我看见雷切尔正在高兴地和小朋友们做游戏。放学了,雷切尔见到我问:“你去了吗?”

  我“我当然去了。你自己待在这儿,一定感到很自豪吧。”

  雷切尔点点头。

  星期三早上。

  雷切尔(显得有些紧张)今天有学前班吗?

  我(猜想她会像往常那样说:“你会留下来吗?”)是的。

  雷切尔妈咪……我想哭的话,可以哭;不想哭的话,就不哭。

  我我们把这个也写下来。

7回顶部

  我写下来了。雷切尔又补充道,她要和某个朋友坐在一起。然后她说:“妈咪,你回来的时候要快一点。快到要摔倒了,要快跑!”

  我把她送到学校。她和我拥抱亲吻,然后她提醒我要快跑,快跑。

  我45分钟之后回来了。

  我“你一个人待在这儿的!”

  雷切尔“是的,我很自豪!”

  星期五早上。

  雷切尔今天有学前班吗?

  我是的。

  雷切尔把这个也写下来:我要和海伦坐在一起。

  问题解决了。雷切尔去学前班,妈咪去买东西!现在回头看看,我意识到:拿出必要的时间和雷切尔坐下来,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对我来说这一点是很难的。我需要努力和自律才能做到。我很高兴我做到了,雷切尔也很高兴!

  ***

  我儿子迈克五岁半,在上幼儿园。他已经在读三年级到五年级的书,他的词汇量很大。他已经决定长大后要当一名美容外科医生。他很喜欢我给他读医学书上有关人体各部分的介绍。迈克晚上常常到我的床上来。我试了各种方法不让他来,同时又不想让他觉得不受欢迎。有一次我等到凌晨两点半才去睡觉。等我睡熟了以后,他会带着他的枕头、穿着拖鞋和睡衣来到我的床上,拱到被子下面,挤在我的大床中间。早上我会发现他蜷曲地睡在我身边。他甚至建议我去他的床上睡,而他来我的床上睡。从家长研讨班回来,我决定试一试别的方法。

  我问迈克怎样才能使他晚上不到我的床上来呢?他说:“让我想一想。”他回自己房间去了。10分钟后他回来了,手里拿着纸和笔。他说:“爸爸,记一下。”然后他口述我写。

  亲爱的迈克:

  今晚请不要进来。

  爱你的

  爸爸

8回顶部

  他走了出去,拿了尺子和胶带回来。他量好了位置(在我房间外的门上),把写好的条子贴到了门上。

  迈克说:“如果你不要我进来,就把条子放下来。如果可以进来,就把条子上下叠起来,那就意味着我可以进来。”

  我说:“谢谢。”

  早上6点,迈克来到了我的床前。(平时上班时我每天大约6点起床。)迈克说:“你看,爸爸,昨晚我醒来时天黑黑的,我走到你的门前,但条子是放下来的。虽然我什么也看不见,但在心里我可以读,所以我回到自己床上了。你看,爸爸,只要你说句话,我就会帮你排忧解难。”

  这个办法已经实行了两个星期,效果非常好。问题解决法更高一筹。谢谢。

  ***

  星期二的晚上,我仍然在为前一晚的家长研讨班而激动,于是把问题向珍妮(五岁)提了出来:

  妈妈你有时间和妈妈谈一谈吗?

  珍妮有。

  妈妈我想和你谈谈我们的“半夜”问题。

  珍妮噢,好吧。

  妈妈这件事搞得我们两个都很不高兴,你能告诉我你是怎么想的吗?

  珍妮(表情痛苦,拳头紧握)我也不知道是怎么了。妈妈,我不能待在我的房间里。我就想去你的房间。

  妈妈噢,我明白了。

  珍妮你不喜欢这样,是吧?

  妈妈我的感觉是这样的。上了一天的班,我很想早点上床,钻到暖暖的被子里,好好睡一觉。如果被吵醒了,我就不是一个很友好的妈妈了。

  珍妮我知道。

  妈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能不能想出一个让你我都高兴的办法。

  珍妮你要写下来吗?我们要写一个单子吗?(大献殷勤)

9回顶部

  妈妈是的,你先说好吗?

  珍妮我想去爸爸妈妈的床上睡。

  妈妈好的(写了下来)。还有呢?

  珍妮我可以只把你叫起来。

  妈妈好的……(接着写)

  珍妮如果我猫着腰,我可以就着我的夜明灯看书。

  妈妈我想可以吧……

  珍妮如果我有个台灯的话——我可以有个台灯吗?

  妈妈(写了下来)你要台灯做什么?

  珍妮(开始兴奋起来)我可以读书,玩压舌头的小木片(她爸爸是医生),写信……

  妈妈你听起来好兴奋。

  珍妮那么第四点呢(单子上)?

  妈妈你还有什么建议?

  珍妮(立即地)我可以要杯喝。

  妈妈好的……(接着写)

  珍妮第五点是我可以溜出去看看你怎么样了。

  妈妈我们写了不少条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珍妮很快地把第一条和第二条划掉了。她谈到明天要去买台灯、笔记本和蜡笔。第二天我们真的去买了一盏非常土气的橘黄色台灯(她选的),来配她那红白色调的房间。那晚美极了。第二天早上我收到了满满一鞋盒(她的主意)的画作。一星期过去了,她每晚都让我睡个好觉。我希望能一直如此。

  ***

10回顶部

  家长们告诉我们,孩子们一旦掌握了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还更有可能有效地解决他们与兄弟姐妹之间的分歧。对于父母来说,这真是意外的惊喜。父母不必再介入他们之间的纠纷,为他们断官司,想办法。父母只需重申一下面临的问题,然后把球再踢回给它的制造者——孩子。下面的表述可以很好地激励孩子承担责任,自己动手解决自己的问题:“孩子们,这是个很头痛的问题。但我相信你们两个能够把智慧集中起来,共同找出一个双方都满意的解决办法。”下面的例子是一位父亲讲的:

  布莱迪(四岁)与苔拉(两岁半)在外面玩。布莱迪在骑苔拉的三轮自行车,而苔拉也想骑。苔拉开始大哭起来,但布莱迪就是不下来。

  要是在往常,我会毫不迟疑地说:“布莱迪,下来!这是你妹妹的车子。你为什么不骑自己的车子?”但这次我没有向着苔拉,我说:“我看你们俩有矛盾了。苔拉,你要骑你的三轮自行车。布莱迪,你要骑苔拉的三轮自行车,但她不让你骑。”然后我对他们俩说:“我想你们应该想个办法让两人都高兴。”

  苔拉仍然在哭。布莱迪想了一会儿对我说:“我想由我来骑,让苔拉站在后面,搂住我的腰。”

  我说:“你应该去和苔拉讨论这个办法,别跟我说。”

  布莱迪去问苔拉,苔拉同意了!他们两个一直骑到了日落西山。

  ***

  孩子们想出来的办法永远会让我们惊喜不已!他们的办法通常非常新颖,比我们做父母的想出来的办法更加令人满意。

  上次“问题解决法”家长研讨班结束后我回到家里,看见我的两个孩子正在为一件红外套而争执不休。这件衣服是我六岁女儿以前穿的,现在给我三岁的儿子穿。他们正准备出去,却为应该由谁来穿这件衣服而大吵大闹起来。

  我让他们安静下来,然后说:

  “我看见你们两个都要穿同一件红外套。

  “我知道这件红外套以前是归你们中的一个人的,而她现在还想穿它。

  “我知道你们中的另一个也想穿这件红外套,因为这件外套现在是归他的。

  “我相信你们两个能够想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我到厨房去等你们。”

  我走进了厨房,和丈夫一起怀着惊喜听着他们之间展开的讨论。5分钟后,两个孩子走了进来,说:“我们有办法了!去餐馆的时候归约瑟穿。从餐馆出来去集市时归我穿,约瑟穿我那件新的黄外套。”

  ***

11回顶部

  最后这个故事讲的是一个男孩子如何学会处理他自己的激动情绪的:

  司科特(八岁)不知道如何排解他的愤怒情绪。这天晚上,他又被惹火了。他攥着拳头怒气冲冲地离开了餐桌,不知道如何使用让大家都能接受的方式来排解他的愤怒情绪。

  在回房间的路上,他不小心碰掉了一个我最心爱的花瓶。眼见花瓶在地上破碎,我气极了。不幸的是我像发疯一样对他大吼起来。他跑进他的房间,把门一摔。

  我丈夫试着把花瓶粘起来了,时间也慢慢地平息了我的愤怒。我来到司科特的门前,敲了敲门。他说:“干什么?”这时候我问他我可不可以进去和他谈一谈。

  他面带感激地看着我说:“可以!”似乎我的出现对他是一种安慰,让他感到我仍然爱他,仍然把他当做有尊严的人来看待,而不是一个笨手笨脚的、不可理喻的孩子。

  我先问他这么愤怒时是什么感觉。他说他真想打谁一顿或砸烂什么东西,想从这里冲到那里,用最大的力气来摔东西。我对他说当他这么发泄怒气时,我真想到他屋里把他最喜爱的玩具拿来砸碎。说完,我们彼此看着对方,说了句:“嗯……”

  我问他我们可不可以一起想出一些我们双方都能接受的发泄愤怒的方法(我手上有笔和纸)。他开始说出他的建议:

   爸爸把我的拳击袋挂起来。

   在墙上挂个东西我好照它扔球。

   把收音机开到最大音量。

   安一个单杠。

   把枕头砸在脑袋上。

   摔门。

   在地板上使劲儿跳。

   在床上跳。

   把灯开了关,关了开。

   到外面去围着房子跑10圈。

   撕纸。

   掐自己。

12回顶部

  我一句话也没说,把他说的都写了下来。有趣的是,当他说完那些他自己也知道不可能的事时,他自己会嬉笑一番,好像是要让我知道这是他真的想干的。

  我们回过头再来看这个单子。我去掉了一些,并向他解释了那些要求为什么在我这里通不过。我们定下了四种可能性。

   爸爸要定个时间把拳击袋修好,挂起来。

   单杠只能在他房间门口的走廊上用。

   只能在白天到外面去围着房子跑。

  等我们谈到“撕纸”时,我说:“这里还有一个问题。”

  他说:“我知道。撕完了我会收拾的。”

  谈到这里时,我们已经亲密地坐在一起,非常平静地讲着话。最后我对他说:“我只想再加一条,这一条在你感到充满愤怒时永远都可以使用。”

  他立刻接口道:“我知道,我还可以谈谈我的感受。”

  那晚,我们俩入睡时心里都感到非常踏实。

      到此,《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籍第一章、第三章已全部连载完毕!请大家继续关注其他书籍连载。

     书籍荣誉:

  本书被誉为全球亲子教育沟通圣经,美国累计销售300多万册,被译为30多种语言,雄踞美国亲子教育书排行榜第一名近30年,至今长盛不衰!当当网终身五星级图书,中信社第一版重印多达12次。

  本文由中信出版社独家授权太平洋亲子网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5-6岁孩子,七成是扁平足
5-6岁孩子,七成是扁平足

1-3岁护理

2011-10-18
1
看看国外的育子经

行为习惯

2010-05-30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