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金奖惠明茶叶

  金奖惠明是全国重点名茶之一,主产于鹤溪镇惠明寺村。据景宁县志载:唐大中年间,景宁已种植茶树。咸通二年,惠明和尚在惠泉山建寺。当地畲民在寺的四周垦地种茶,惠明茶因此得名。明成化十八年,惠明茶列为贡品,年贡芽茶两斤。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万国博览会上,中国选送的惠明茶被认定为茶中珍品,荣获金质奖章和一等证书,与国酒茅台同时获得金奖。新中国成立后,当地政府从经济、技术上大力扶持惠明茶生产,金奖惠明重新被有关部门评为优质名茶。

  据《景宁县志》记载:唐大中年间(847-859),景宁已种植茶树。咸通二年(861),惠明和尚建寺于南泉山(今鹤溪镇惠明寺村,寺因僧名,村以寺名),并在寺周围栽植茶树。此处所产茶叶品质优异,亦因僧名称惠明茶,迄今已有1100余年的种植历史。现在寺右尚有一株古茶。此茶叶芽乳白带淡黄,冲泡后又呈白色,色、香、味俱佳,人称“白茶”、“仙茶”“兰花茶”。

  景宁惠明茶是浙江传统名茶,古称“白茶”。又称景宁惠明,简称惠明茶。产于景宁畲族自治县红垦区赤木山的惠明村。

  明成化十八年(1482),惠明茶列为贡品,年贡芽茶两斤。专家测定,惠明茶一般年景含游离氨基酸2.5-3.5%,高的年份达3.5-4.5%,甜鲜味游离氨基酸占总量75-90%,酸苦味占总量10-25%,脂型儿茶比例高,冲泡后有兰花香味,水果甜味,还有“一杯鲜,二杯浓,三杯甘又醇,四杯五杯茶韵犹存”的特点。

  惠明茶产区,自然条件十分优越。明人严用光在《惠明寺茶歌》中,对惠明寺附近风光作了生动的描述,诗曰:“古柏老松何足数,山中茶树殊超伦,神僧种子忘年代,灵根妙蕴先天春。……滋云蓄雾玉泉液,嫩芽初出含清真。寒食清明都过了,采焙谷雨趁芳辰。”惠明茶主要产于赤木山区,其中以惠明寺及附近为主要产地。惠明寺海拔630米,赤木山主峰海拔1500米,峦接云霄。山上林木茏,云山雾海,气象变化万千。每当春秋朝夕,站在山顶远眺,但见山下茫茫烟霞,经久不散。这里土壤以酸性沙质黄壤土和香灰土为主,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由于当地土壤气候条件特殊,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本地茶树群体品种的特点。茶农把这里生长的茶树,分为大叶茶、竹叶茶、多芽茶、白芽茶和白茶等种。大叶茶因叶片宽大而出名,是制作惠明茶的优良品种。其次是多芽茶,就是每个叶腋间的潜伏芽能同时迸发,如肥培管理适当,其芽梢可以同时齐发并长。此茶叶略呈圆形,叶质厚实隆起,持嫩性很强,也是加工惠明茶的良好原料。

  茶园多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坡上,土质肥沃,雨量充沛,云雾缭绕,茶树生长环境得天独厚。 该县位于浙南,瓯江上游,属山区及半山区,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年均气温17.6℃,年均降水量1868毫米,无霜期达268天。土壤以酸性砂质黄壤土及香灰土为主,土质而润泽。山上林木葱茏,常年云雾弥漫。尤以惠明寺及际头村两地居赤木山山腰,海拔约六七百米,所产茶叶最佳。

  惠明茶的鲜叶标准以一芽二叶初展为主,采回后进行筛分,使芽叶大小、长短一致。加工工艺分为摊青、杀青、揉条、煇锅4道工序。鲜叶稍经摊放,即行杀青。杀青在锅中进行,锅温200℃左右,每锅投叶量500克。杀青后期逐步降低锅温,在锅中边揉条,边抛炒,当茶条初具弯曲时,改用滚炒与抛炒相结合的手法整形,此时锅温再度略升,以有利于茶香的形成和发展,最后再在锅中煇干。

  制作惠明茶所用鲜叶为芽头肥大、叶张幼嫩、芽长于叶的一芽一叶。制作时先将芽叶于锅中炒青,至适度时起锅,摊凉并轻轻搓揉,然后用焙笼烘焙至八成以上干度,再入锅整形翻炒至足干。成茶条索紧缩壮实,颗粒饱满,色泽翠绿光润,全芽披毫,茶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香,汤色清澈明绿。

  金奖惠明茶外形肥壮紧结,色泽翠绿光润,银毫显露。冲泡后滋味鲜爽甘醇,带有兰花及水果香气,茶汤清澈明绿,旗枪朵朵,交相辉映,有人很形像地赞道"一杯淡,二杯鲜,三杯甘醇,四杯韵犹存"。

来源:其他2012-01-04 15:41:03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