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正文

粟米图片

  粟米

  粟米原意泛指粮食

  [性味]性凉,味甘咸。

  [功效]益气,补脾,和胃,安眠。

  玉米[宜食]适宜脾胃虚弱、反胃、呕吐、泄泻,或伤食腹胀之人食用;适宜失眠,或体虚低热者食用。宜煮粥食用。

  明·李时珍称:“粟米煮粥食益丹田,补虚损,开肠胃。”粟米煮饭,《食医心镜》中说:“治消渴口干,粟米炊饭,食之良。”《本草纲目》:“粟米味咸淡,气寒下渗,肾之谷也,肾病宜食之,虚热消渴泄痢,皆肾病也,渗利小便,所以泄肾邪也,降冒火,故脾胃之病宜食之。”《随息居饮食谱》:“粟米功用与籼、粳二米略同,而性较凉,病人食之为宜。”

  [忌食]根据前人经验,粟米忌与杏仁同食。

  食疗价值

  [性能]

  [参考]含蛋白质、淀粉、糖类、脂肪、钙、磷、铁和烟酸等成分。蛋白质中含多量谷氨酸、脯氨酸、丙氨酸和蛋氨酸。

  [用法]煎汤,煮粥,蒸饭,或作丸服。

  [附方]

  1,粟米丸:粟米适量,研磨成细粉,水泛为丸,大如梧桐子。每次用10~15g,以水煮熟,加食盐少许,空腹连汤服下。

  源于《食医心镜》。本方用粟米益脾补中,除胃热。用于脾胃虚热,食不消化,反胃逆呕等。

  2,粟米饭:陈粟米或粟米适量,煮熟作饭,常食之。亦可煮粥食。

  源于《食医心镜》。本方以粟米益胃、清热以除烦渴。用于胃热消渴口干,常食有益。

  3,粟米粥:粟米适量,煮成稀粥食。

  《本草纲目》说:“按罗天益《宝鉴》云:粳粟米粥,气薄味淡……所以淡渗下行,利小便。《医通》云,一人病淋,素不服药,予教以专啖粟米粥,绝他味,旬余减,月余痊。”说明粟米粥是有作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粟米油,长期食用粟米油,可降低血中胆固醇并软化动脉血管,是动脉硬化症、冠心病、高血压、脂肪肝、肥胖症患者和老人理想的食用油。

来源:其他2011-11-28 11:30:46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