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策略

作者: PCbaby 2008-06-02 08:49
1回顶部

  语言是最为广泛、最为公平,而为人类所共同拥有和分享的一种用来交流的能力工具。语言在孩子的发展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发展智力能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幼儿期是人生成长中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没有运用正确的方法、理念来激发孩子的语言潜能,为他们日后在学校及社会生活打下基础;在实践教学中,新入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不足。本文就将对如何提高新入园幼儿的语言表达进行分析探索,并提出一些解决的初步设想。研究发现,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孩子交流的愿望;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表达;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内容等,能切实有效的提高新入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策略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策略

  一、 新入园幼儿在语言表达能力上的现状

  (一) 新入园幼儿讲地方方言情况普遍

  据我园统计情况来看,讲方言这种现象在我园新入园的幼儿中占有95%以上。极少有孩子能用标准的普通话与老师进行流利的交谈。他们对于老师讲的普通话呢?也是似懂非懂。这种现象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幼儿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特别是生活在农村的绝大部分孩子,这一现象更趋严重,约占98%。因为,这部分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大都是由他们的祖父母管带的。爷爷、奶奶平时交往中大多都是使用方言,包括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哪怕就是讲上一两句普通话也是半土不洋,极为不标准的。因此,老师在与新入园孩子交流和进行教育过程中,也只能适应性的使用普通话结合点当地方言来进行。

  (二)新入园幼儿口齿表达不清现象普遍

  我园新入园的幼儿中有1/3以上的孩子在语言的表达上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口齿不清,这一现象的产生是有其内在的生理原因,也有其主观外在因素所致。据生理、医学专家的研究,幼儿在二、三岁左右时,发音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和完善,脸部的小肌肉群还不能完全掌握某些音节的发音。这一阶段的幼儿听觉分化能力上也比较柔弱,对声韵区别不大的音节也是不易辨别的;所以,这一年龄段的幼儿存在发音不清楚的现象并不可怕。比如:舌尖前音Z、C、S,舌尖后音ZH、CH、SH,舌尖中音R、L 和舌根音G、K、H,发音不准,如将CHI,FAN(吃饭)说成QI,BAN把GE,GE(哥哥)说成DOU,DOU等等。

  生理导致的发音不全可以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自然克服,而人为导致的发音不全就是更可怕的了。据我生活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口齿不清、语言表达不完整,周围的人及其家人不但没有及时纠正孩子的发音,而是模仿孩子口齿不清的语言和声调来和孩子玩闹,逗乐。这种现象不但没有帮助孩子反而助长了孩子讲话发音不准确,口齿表达不清的毛病。而到了孩子入园时,他与小朋友的交往有此也变得很为难,甚至乎有的会产生自卑的心理,羞与人交际。老师为了更正他的讲话毛病,要很有针对性的对他所讲的话细细琢磨,耐心领进才可以有所更正和提高。

  (三)新入园幼儿语言表达不完整现象普遍

  三岁的幼儿已经能够运用简单的单词组成句子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了。而这一时期的幼儿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的特点,抽象概念能力差,词汇还很贫瘠,对单词与单词之间的连接关系掌握不是很好。所以他们的语言带有很大的直觉性和情景性,他们往往见到什么,说什么,做到哪里说到哪里,言语总是不能脱离眼前具体的情境和自身的动作,因此讲话经常没头没尾。这一现象并不可怕,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加上平时老师的纠正和社会的实践就会有彻底的改变。

相关文章 上幼儿园可提高免疫力  如何帮孩子适应学校生活  我和家长的“七点共识”

推荐阅读:

母乳喂养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

锋芝家庭幸福

哺乳100种技巧真人示范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的育儿癫狂语录

锋芝家庭幸福长久度

幸运的奥运准妈妈

2回顶部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策略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策略

  二、 浅谈提高新入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策略

  策略(一)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学习环境,激发孩子交流的愿望

  那么,什么是“语言环境”呢?从宽广角度来讲那就是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他所能听到的一切声音,特别是经常听到的声音;从狭义角度来讲就是幼儿周围能给他带来听觉并能从中理解含义的声音交流。在《纲要》中明确要求“创设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是提高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语言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那么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就是创设一个能让他们能说、敢说、会说、高兴说,并能够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那么,如何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呢?

  教师和父母是幼儿生活中的教师和学习楷模,她们的一举一行都将对孩子是一种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尽量贯穿良好的言语习惯,为幼儿构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便能在这潜移默化中悄悄的逐渐改变和提高。俗话说得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这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必将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幼儿是从模仿开始学习语言的,所以应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正确榜样。因此,作为教师或家长,平时说话时应做到发音正确,用词恰当,语句要符合语法规范,声调要自然而流畅,态度也要大方,这样对幼儿的口语会有潜移默化式的影响。因此,教师或家长不仅要在平时与幼儿交流时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同时在与他人说话时也应注意自己的语言规范。

  另外,让幼儿模仿,要说一些难说的语句,难发的语音,让幼儿直接跟着学。也要朗诵些优秀的适合幼儿的文章、诗歌、儿歌等。让幼儿多听、多学,听的机会多了,模仿的机会也就多了,口语平就可以逐步地提高。如:小班幼儿在听故事“小兔乖乖”时,对故事中兔妈妈与小兔的对话及大灰狼与小兔的对话特别感兴趣,因此,听故事时总是跟着学,很快就学会了。一名幼儿回家对爸爸说:“你出去买菜吧!有人来敲门,我会说,不开不开不能开,谁来也不开。”

  策略(二)要鼓励孩子多说话多表达

  新入园的孩子对于新环境新朋友都感到陌生,有种恐惧感。这时作为教师应先主动与其交流,如:每天早上幼儿来幼儿园时,教师应主动向幼儿问好,并亲切的问问孩子是谁送你来的?做什么车子来的?你今天早饭吃了什么呀?等等。多用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回答激情,并尽量的让其大胆清晰的说话。使他们乐于表达自己,从而学会准确表达。

  语言是在实践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必须让幼儿多练习,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认识和掌握的词汇、语法,创造性地组织语句,讲述情节。比如,我们在午餐后的休息时间要进行讲故事、讲述图片、编故事结尾等语言活动,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条件和机会。在活动中允许他们无拘无束、自自然然地进行交谈。教师也要经常参与幼儿间的谈话,以朋友的身份在自然的氛围中引导孩子谈话,纠正他们语言上的错误。如:发音问题、语言的规范等。

  让幼儿多练习,还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进行训练。比如,针对孩子对量词乱用,可以组织幼儿玩“送生日礼物”等游戏进行练习。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个生词,运用一个新词语,家长要尽可能让幼儿亲眼目睹或用生动的语言加以解释说明一个事物。有时为了让幼儿掌握一些形容词我会让幼儿亲自去体验词语的意思,以便让其真正成为幼儿自己的语言,在平时说话中能运用得上。比如,故事中讲了“浑身发抖”“吃惊”等新词语,我就首先给孩子讲解这些词的意思,然后让孩子做出“浑身发抖”“吃惊”的样子,之后再让孩子用这些词语来说话。结果,孩子不仅能将新词语用在眼前的事物上,还可把所学的新词语用在日常的事物、寓言、故事中的某一些情节上。

相关文章 特殊孩子如何上幼儿园  过早入园 需慎防心理问题 做好幼小衔接激发上学欲望

母乳喂养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

锋芝家庭幸福

哺乳100种技巧真人示范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的育儿癫狂语录

锋芝家庭幸福长久度

幸运的奥运准妈妈

3回顶部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策略

培养孩子表达能力的策略

  策略(三)丰富幼儿的日常生活内容

  要使幼儿有良好的表达和交流能力光有环境还不行,还应有幼儿赖以表达的内容。作为语言,本身就是为交流和表达思想而产生的,当然语言的产生就离不开生活。有了丰富的生活环境和生活经验,幼儿才会有话可说,有话好说,有话要说。丰富的生活环境一方面可以增加幼儿的生活经验,而另一方面也是为其语言的运用准备好交流的内容。同时幼儿也可以了解在众多环境中,语言的实际运用技巧和方法,从而促进语言的表达与发展。丰富的生活内容不仅扩大了幼儿的眼界,增添了幼儿的知识面,还充分的发挥了幼儿语言工具的运用能力。时时处处让语言的表达与生活密切伴随,使幼儿的词汇、句子、段落更加充实完善,从而让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在生活中得到更大的提高和发展。

  1、 积极利用游戏活动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是幼儿快乐而自主的一项实践活动,在游戏中幼儿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行为,愉快地与同伴交往合作。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的语言,自始至终伴随着游戏而进行,游戏为幼儿提供了语言实践的良好机会和完善语言的最佳手段。

  幼儿初期的儿童,在独自游戏中,往往凭借语言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对游戏过程的思考,常常用有声语言表达出来,他们边想边说边玩,饶有兴趣,而这种独白语言,正是社会语言的基础。例如,一名刚入园的幼儿独自抱着“娃娃”在“喂饭”,边喂边说:“快吃,快吃!不要把饭含在嘴里,要一边嚼一边咽。”过了一会儿说:“吃饱了,吃饱了,睡觉了,睡觉了。”又将“娃娃”放在小床上,盖好被子说:“睡觉吧,不要乱动,乱动会跌下来,眼睛闭闭好。”然后拿起小碗说:“碗要洗干净,吃了脏东西会生病的。”于是,在墙角处做洗碗的动作。

  孩子在游戏中常表现的乐意说,如:游戏“看见什么了”,利用一张有个洞的纸把脸遮上,从洞中露出脸上的某一部位,问同伴:“你看见了我的什么”幼儿回答“我看见了你的嘴巴,”还如“玩具商店”的游戏,幼儿通过买玩具,玩玩具的过程,很自然轻松的说出皮球、娃娃、积木、汽车等玩具的名称,同时还学会短句“我要买什么”“皮球是拍的”“娃娃是抱的”等。

  2、 引导幼儿多观察多议论。

  首先让幼儿多观察各种事物,使他们扩大眼界,增长知识,丰富语言内容,说起话来言之有物。其次,培养幼儿的口语能力,必须经常带领幼儿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有意识地让幼儿认识一件事物、说一件事物。比如,秋天我带孩子观察大树,刚入秋时,飘落几片落叶,孩子很感兴趣,捡着放在手中很兴奋。我就问:“这树叶是哪里来的呀?”孩子们说是大树上掉下来的。我及时的引导他们说这是“落叶”,同时掌握“秋风”等词。过段时间再观察大树,发现树叶都快落光了我就引导孩子们说“光秃秃”、“树干”等新词。经过几次的观察,孩子们便能说“大树落光了叶子,变得光秃秃的了”。让幼儿多观察的同时,还必须引导幼儿多议论,这样才能使幼儿将观察所得到的印象及时地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和巩固下来,也就自然锻炼了语言能力。比如,我让孩子们观察杜鹃花时,当他们看到好几朵杜鹃花挤在一起组成一大片花儿时,孩子说:“像足球运动赢球了,许多运动员高兴地趴在一起似的。”类似这样的议论,对于加深认识、提高口语平能够起到积极作用。幼儿在丰富而真实的环境中,语言的交流是积极的,主动的。因此,在日常活动中,我们应经常带孩子走一走,聊一聊。不断促进幼儿通过语言主动与环境交往,让幼儿的语言在运用中成长。

  3、抓住时机丰富幼儿的词汇

  新入园的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欠缺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词汇量匮乏。而这一时期又是幼儿获取积累词汇的最佳时期。幼儿形象思维活跃,对具体事件,具体事物的直观形象很感兴趣,这些也是最易于幼儿理解和记忆的。如在进行糖果的教学活动中,孩子们说糖的味道时,说糖是“甜的、酸的”在品尝中幼儿感觉到不同味道从而丰富了“甜蜜蜜”“酸溜溜”等词,让幼儿在具体生活中理解并加以掌握。

  总之,要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并非只有单一的方式方法,也并非单一的方式方法就可以达到和提高。我们只有在今后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一些适合各年龄段幼儿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才能更加适应未来孩子的生长和发展。

相关文章 幼小衔接更要注重培养  做好幼小衔接让孩子有期盼  上幼儿园可提高免疫力

母乳喂养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

锋芝家庭幸福

哺乳100种技巧真人示范

拉撒就这么简单

周星驰的育儿癫狂语录

锋芝家庭幸福长久度

幸运的奥运准妈妈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饮食禁忌,随手就能查

快乐妈咪APP

立即下载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