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改变认识,宝宝和宠物过上新生活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1-08-24 09:29

  从小养宠物的孩子抵抗力

  很多家庭都会养宠物,宝宝出生以后,家里从此就有了两个宝贝,那么如何让这两个宝贝和睦相处,在小宝宝和宠物的新生活中,爸爸妈妈都需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呢。

  最初的相处很重要

  宠物和宝宝的第一次见面,将会奠定他们今后相处关系的基调。所以,平和、自然、使宠物不要感到受冷落,是带着小宝宝从医院回家的新父母需要记住的。

  聪明的姗姗妈当时就采用了这样一个方法:通常小宝宝要在医院呆上3天,第二天一早,她就让老公把小宝宝的一件贴身小夹被放在婴儿提篮里拿回家,目的是给家里的小狗眯姆做“预习功课”,让它事先熟悉小宝宝的气味。果然,当小宝宝回到家的时候,眯姆并没有立刻表现出对陌生人气味的敏感,只是循着气味想发现一下这“东西”是什么。而且,进家门的时候,还可以选择让老公抱着宝宝,因为宠物可能由于几天不见你,会兴奋地向你冲过来,宝宝不在你怀里,既不用担心碰到宝宝,也不用担心因为保护小宝宝而对宠物躲闪,让它不高兴了。通常,猫的反应跟狗不同,它们往往会先选择避开、旁观的态度,而不像狗那样一开始就想探个究竟。当宠物靠近宝宝的时候,如果它没有显示出叫、也没有龇着牙发出挑衅的声音,你就不必惊惶并把宝宝抱走。

  安全和卫生工作要做好

  宠物作为家中的一个成员,尤其是它比宝宝更早来到这个家,爸爸妈妈们一定对它有着很真切和深厚的感情。但在宝宝和宠物的相处过程中,也会存在着许多禁忌和危险,这一点爸爸妈妈也需要有清醒的认识。情感可以很亲密,卫生和安全还是要很严格才对。

  密切注意宠物的反应

  当宝宝能爬了,爸爸妈妈应该更加警觉。因为这个几个月来一直躺着的小东西,一下变成了能出怪声还会移动的“小怪物”,这会使宠物感到恐惧。父母一定要注意猫狗发出的表示害怕或自卫的信号,例如嘶嘶地叫、昂着头蹲下伏在地面上、耳朵折叠耷拉下来等等。但不要责备宠物,只是把它或宝宝带开就好了。而当宝宝能在屋里行动了,对于猫狗的食盆、食物、窝,都要注意不能让宝宝接触到,因为他很可能好奇地用他的小嘴尝试一切。还要防止的就是宝宝去拉猫狗的尾巴或耳朵,这样也会激怒宠物,带来伤害。

  如果被宠物咬伤

  当宝宝被咬后,要立即挤压伤口,挤掉污血,但绝不能用嘴去吸伤口处的血。然后立即用大量的肥皂冲洗伤口,再用酒精或酒进行消毒。初步的处理之后,父母要立即带宝宝前往防疫部门指定的正规医院的狂犬病门诊,进行治疗及疫苗注射。狂犬病一般有1~3个月的潜伏期,一旦发病,则大多在3~5天(很少有超过10天)迅速发展,病死率为100%。所以,千万不能等有了早期反应之后再去医院。原则上,狂犬病疫苗是越早注射越好。

  另外,专家建议有宠物的家庭应该进行预防性注射。如果以前注射过,当被咬之后再立即注射狂犬病疫苗,就会很快产生抗体。所以,建议打算长期养猫狗的家庭,父母先进行预防性注射,等宝宝绝大多数常规的预防接种疫苗注射完成后(1~2岁之后),再咨询医生,给宝宝进行狂犬病的预防性注射。

  作为父母,对宠物正确的认识和健康的豢养习惯,将为你和宝宝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

  养宠物不仅对孩子有益,对妇女也有好处。一项调查还显示,养猫对一些身患乳癌的女士从心理和生理上都有辅助治疗的功效。所以,那些抵制养宠物的人不要把小猫小狗当成大敌。它们也许对你的健康有帮助呢。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