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老外”的教子之道

作者: PCbaby 出处:互联网 2007-10-14 17:28

“老外”的教子之道

  许多有过国外生活经历的人,都深深体会到不同国家儿童教育的差异性。1996年日本对近2000位家长进行了双亲意识调查,主要是关于“对孩子将来的期待”这一问题。家长们对男孩子们的期望是:①获得社会的信赖,占30.3%:②拥有心灵充实的生活,占35.9%:③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占34.2%。家长对女孩子的期望是:①拥有美满的生活,占57.3%:②拥有心灵充实的生活,占42.7%。可见,他们的期望热点不仅仅只限于能够考上高等院校,找到一个好工作。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老外”的教子之道吧。

营造道德与文明的氛围

  美国的父母既尊重孩子的个性,又十分重视儿童的品德教育。孩子要讲文明、懂礼貌,学会交朋友是父母对孩子的基本要求。美国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不是停留在枯燥的讲解上,而是以身作则。比如不随地吐痰、爱护公共设施、尊重老人和对人彬彬有礼等等。一位美国学者说:“孩子们从来不会忘记模仿他们的长辈。”在教育孩子做一个文明人方面,父母的文明素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东方是礼仪之邦,如日本、韩国和中国等更加重视儿童的道德教育。在这方面,韩国的“长幼有序”教育是较为突出的。韩国的“长幼有序”教育是一种家庭与社会全方位的儿童教育活动,其主要内容是敬老孝亲,让儿童自小就增强尊重长辈的意识。比如不与老人并肩而行,而要错后一步;对辈份比自己大一辈的人要视如父母;人与人交往时,要尊重比自己年长的人等等。这些对儿童的严格要求直接影响到他们长大以后的做人方式。韩国学生很少有对老师无礼的行为,对家长也毕恭毕敬。这都源于初期的“长幼有序”。

逆境中塑造独立性

  对儿童独立性的培养,以美国最为突出。美国儿童自两三岁起便独居一室,如孩子有恐惧心理,大人便买一种专门的灯,安在孩子的卧室里,彻夜亮着驱逐黑暗。父亲或母亲临睡前到孩子房间里道一声晚安就走,孩子则抱着娃娃之类的玩具自己入睡。孩子稍有自理能力便要自己布置整理自己的房间。在美国,l岁多的孩子基本上都能自己吃饭,父母将孩子“绑”在椅子上,把食物放在小桌上,让孩子自己用小刀叉吃饭。在幼儿园,几个月大的孩子竟然要独自喝奶,2岁以上的孩子全部用刀叉吃饭。曾有一位中国人将自己8个月的孩子送到托儿所,由于孩子拿不到水瓶便终日不能喝水。这位朋友发现后十分伤心,很快领孩子离开了那所幼儿园。

  另外,大街上很少见到拖儿带女的美国人,即使是在商店,也很少见有美国人抱着孩子,2~3岁的孩子跟着大人的背后蹒跚而行,太小的孩子就被放在购物车上,或夹在胳膊下。一次去一个美国家庭串门,在三四个小时的谈话中,见到他3个月的小女孩自始至终面朝下趴在地毯上,她竭尽全力想撑起自己的身体,一次次地失败,又一次次开始新的尝试,这种场面真是令人激动不已。

  听留学归来的朋友讲,在日本也很少看见抱孩子的母亲。下雨天,常看到这样的场面:三四岁的孩子穿着雨靴,背着小包,撑着小雨伞跟在大人的后面走。有时,孩子不小心摔倒了,母亲竟然一声不吭地等在那儿,孩子此时也不声不响地爬起来继续走路。一位日本朋友非常喜欢自己的儿子,但是他却从不抱那不满周岁的孩子。问其原因,她说:“孩子一哭就抱他,会养成爱哭的坏习惯。”日本人往往用不近人情的严酷方法塑造孩子的意志和品质。比如饮食方面,以食不过量为信条,不让孩子吃饭吃足,因为孩子的胃过于疲劳就会使大脑功能减弱。认为多吃会使孩子蠢笨不思进取。此外,日本的幼儿园,要求孩子一年四季只穿一条短裤。当看到孩子们在凛冽的寒风中赤身奔跑时,日本人教育儿童的严酷性得到极恰当的验证。也许这种场面极大地说明了为孩子创造生活逆境并从中培养独立性和进取精神的重要性。

尊重孩子的意愿

  对很小的孩子也要尊重,给孩子自主权,以便在自由的环境中完善孩子的个性,这是大多数美国父母的信条。

  美国父母与孩子谈话,一般语调平和亲切,很少听到他们粗声粗气地训斥孩子,即使在孩子做了错事时,也是循循善诱,反复讲道理。孩子承认错误并表示悔改后,家长总是要说声:“我们爱你。”

  美国父母认为家长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最重要的是给予孩子爱,尊重孩子的自尊心。所以,家长们总是把“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之类的字眼挂在嘴边。由于得到了父母的爱护和尊重,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可以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并提出自己的意见,比如购买什么式样的家电、汽车,如何布置房间、处理家务,孩子都可以以小主人的身份与父母商讨,父母也都愿意倾听孩子的意见。对孩子正确的想法和行为给予充分的肯定。一位美国朋友对我说“不要强制孩子做不愿意做的事情,那会伤害孩子的感情与个性。”这些与我们中国人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观点截然不同。

  欧洲的儿童,在充分享受大人尊重的同时,也与美国儿童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以德国为例,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已被列入法律条款。一方面法律规定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碗、扫地和买东西,从小养成爱劳动的习惯;另一方面,严禁父母“唠叨、打骂或不爱子女”,如果孩子认为自己得不到父母的尊重或受到冷遇,可向法院控告自己的双亲。此外,法律还详细解释了儿童享有的各项权利。为使儿童的性格得到健康的发展,德国教育家提出了“体验自然”的口号,德国儿童从小就可以参与各种“生态活动站”的活动,到大自然中去观察和感受,与大自然浑然一体,尽情展示自己的个性。

  无论中外,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才,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成才需要各种条件,如富有创造性和个性,逆境中磨炼以及程度较高的文明素质等等,而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孩子吃饱肚子、多读几本书和溺爱孩子上。纵观一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如居里夫人、丁肇中、卡翁内丝以及巴甫洛夫等人的成长经历,他们都是在艰苦的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希望以上介绍的一些国外儿童教育的情况能够给中国父母一些有益的启示。

“坏孩子”是怎么炼成的     避免单亲孩子的性格缺陷     破解宝宝的8种难搞行为
老外:中国人养孩子真怪!     韩国名媛:后妈也精彩!    中学生出国留学不可取
最好的父母什么样?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

快乐妈咪 备孕 怀孕 育儿 就上快乐妈咪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