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是孩子性格中容易发生的不良倾向,表现为高度的以自我为中心,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听劝告。即使明知道是自己不对,还是很任性地坚持,需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大哭大闹,甚至躺在地上哭叫着打滚。这种情况下,多数家长总是无奈地顺从,以此来维护自己在公众场合的尊严,而孩子却从中获得了以哭闹来“要挟”成人就能够“胜利”的经验。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着不同的个性特点,但不管哪一种个性的形成都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正是爸妈平时把对孩子的爱都转化成了对孩子的百依百顺、有求必应,才会导致孩子的任性。一旦哪一次孩子的愿望没有得到满足,他们就会有心理上极大的不适应,表现出情感的冲动和行为的失控,并会用已有的经验让大人屈服。日久天长,孩子越来越任性。
所以,适当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对任性的宝宝说“不”,让他们知道任性并不是每次都能得逞的。对孩子说不,并不是说用指责训斥的粗暴方法压制孩子,那样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他们会以执拗来对抗粗暴、发泄不满,同样不利于孩子控制情感和自己的行为,也会使孩子形成任性。
如何才能正确说“ 不”,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呢?
1、及时降温
当孩子一意孤行时,爸爸妈妈可以暂时不予理睬,让他体验不讲道理是无助的,发脾气是行不通的,让孩子从家长平日的热情关怀和对他发脾气的冷漠态度的变化中受到心理的冲击。这种心理冲击会使孩子的情绪慢慢缓解;待他情绪稳定之后引导他自己说一说爸妈为什么不理他了,从中明白道理,帮助他提高自我制约能力。如果孩子具有阐述自己理由的能力,爸妈可以在耐心倾听的基础上帮助他分析。
2、平时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家里营造民主的气氛,给幼儿提供协商家事的机会,如商量周末的安排、外出去哪里等。父母可以有意识地说出不同的想法,并在尊重孩子合理意见的同时放弃自己的想法,让孩子体验到自己的意见是对的就自然会被接受。同时,让幼儿看到在生活中自己的想法有时是需要放弃的。这种彼此相互尊重、客观地待人处事的方式,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3、父母意见要一致
孩子常看父母“脸色”行事,一旦父母表现不一致的时候,孩子会趁机再次放纵自己,因此,父母应该言行一致地依据幼儿可接受的是非观、行为准则、道德规范进行晓之以理的教育,并重在表扬与鼓励。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