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行为习惯 > 正文

5大策略 舒缓宝宝打针恐惧感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2-09-10 22:31
1帮孩子克服打针恐惧感的案例回顶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案例:我帮孩子克服打针恐惧感

  妈妈自述:说实在的,一提到鼎儿对“打针”的恐惧,我就开始自责,起初我和家人吓唬鼎儿的时候,真的没有想那么多,只是为了能让当时的情况有所改观,比如说鼎儿在二姨家不好好吃饭,我或是鼎爸,或是姥娘,再不然就是二姨都会口径一致:“好好吃饭,不然二姨给你打针了!”闻听此言,鼎儿会哭着喊着:“不打,我不打针!”然后乖乖把饭吃了。

    后来,在北屯鼎儿不听话的时候,我们也会说:“不听话蒋伯伯来打针啦!”鼎儿总是很紧张,看上去收效较大,可是,这次鼎儿感冒了,我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按照鼎儿病的程度,真的应该打针了,但是鼎儿死活不肯打,哭得嗓子都哑,医生只好采取保守治疗,而且他们也不希望动不动给孩子打针。鼎儿算是躲过一劫,但是,我却十分认真的思考起这个问题来,毕竟鼎儿以后上幼儿园也要面对打防疫针,也要面临生病,打针是不可避免的。如此说来,让鼎儿转变观念是多么重要啊!

  借鉴方法:于是,我借鉴了书上说的一个方法,让孩子玩打针的游戏,于是,我拿了两个注射器回家,给鼎儿和蔻儿一人一个,因为他们都有自己保护的对象啊!鼎儿有一个光屁股的“弟弟”,蔻儿有一只小鹿,给他们之后,我就说:“你们的小宝贝是不是生病了呀?生病了要干嘛呢?”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打针!”我趁机说:“那你们赶紧给宝宝打针吧!”鼎儿和姐姐就给他们的宝宝打起针来。

    因为这几天高温,房子里面也很热,我就干脆端盆水出来,让两个小家伙玩针管灌水的游戏,小东西们玩的可带劲儿了!我知道不可能因为这样鼎儿就立马能消除对“针”的恐惧,但是,久而久之,鼎儿会淡忘许多,加之,我给家人都说了,以后不要再吓唬鼎儿,而是要多鼓励他。我想应该还是有效的,我把自己打针的手举到鼎儿眼前,让他摸摸针眼儿,鼎儿说:“妈妈真勇敢!”我问:“要是鼎儿打针哭不哭?”鼎儿说:“我不哭,我也勇敢!”我想,这至少是个思想上的跨越吧!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鼎儿会慢慢勇敢起来的!

2宝宝怕打针的原因回顶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图片来源于太平洋亲子网

 

宝宝怕打针的原因

  1、肌体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

  出于人体自我保护目的,当外部刺激进入肌体立即会引起人体的一种不舒适的感觉,从而引发一系列反应。对于宝宝来说,这种体验是非常不愉快的,所以他总是想尽办法,如嚎啕大哭、手舞足蹈等等阻挠打针。害怕打针,实质上是再自然不过的人的本能反应了。

  2、医院陌生的场景激发了宝宝的恐惧心理

  人对于不熟悉的事物通常抱有一种恐惧、害怕的心理。在医院这一陌生的场景中,戴着口罩、穿着白大褂的医生,各式各样的针管、仪器,和我们日常的生活场景有很大的差异。无论多么胆大的宝宝,到了陌生环境,行为也会变得谨小慎微。有时,父母和宝宝在家里事先讲好了不怕打针不哭,但是到医院就是不行。这不能怪宝宝,是医院本身的氛围带来了宝宝的恐惧。

  3、不恰当教育方式的强化

  有些父母常这样吓唬宝宝:“再不听话,就让医生给你打针!”这样一来,宝宝已有的感觉在语言营造的情境中又一次被不恰当地强化和放大,本来并非不可忍受的感觉变得难以承受了。

  4、成人紧张心理的传递

  往往在宝宝还没有打针时,父母就开始担心宝宝是不是能够忍受得住。这种紧张无意识就能够传递给宝宝,从而造成宝宝紧张的心理。

  各方面的压力聚集在一起,远远超过了宝宝所能承受的心理底限。他需要释放,但他还不会像成人那样运用各种解压的手段,只能通过本能方式――哭闹、折腾来消除压力了。

3舒缓宝宝打针恐惧的5大策略回顶部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

 

舒缓宝宝打针恐惧的5大策略

  面临打针的时候,不管是父母还是宝宝,情绪的调节非常重要。事先充分的准备远远胜过临时的安抚。这里推荐5个小策略,您不妨试一试。

  1、提高宝宝的理性认识。生病本身是一种很不舒服的体验,而打针可以帮助宝宝解脱出来。你可以告诉宝宝:“生病了很难受,打过针之后病就会好了!”从而引发宝宝对打针的期待。

  游戏也是提高宝宝认识的好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宝宝认识社会生活本身,更能够通过游戏释放紧张的情绪。平时,你可以和宝宝玩医院的小游戏,让宝宝当医生,你做病人,在宝宝的针头“戳入”“病人”的肌体时,宝宝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脱敏”――情绪上对打针不再害怕,理智上理解打针治病的意义。如果你装作很疼的样子,还会招来宝宝的笑声,这种对生活本身逼真的临摹使得亲子双方的感觉一下子通透了,也让宝宝变得更加坚强了。

  2、努力营造宝宝熟悉的场景。宝宝去打针时,最好爸爸妈妈双方都去,父母和宝宝本来是一个完整的家庭,所有宝宝依恋的对象都在场,会让宝宝从心理上感到支持和安全。有的宝宝到哪里都要带上心爱的玩具(如布娃娃、毛毛熊等),这时候不妨也带上,那也是宝宝自我认知的一部分,能安抚他的情绪。这一点对于年龄小一点的宝宝更适用。

  3、转移注意力。你可以事先准备一个轻松的小笑话、小故事在打针的时候讲,将宝宝的注意力引到故事所讲述的的场景中去,能有效减轻宝宝的痛感;你平静、有力的抚慰也能转移宝宝的注意力。

  4、给宝宝传递勇敢、快乐的正面期望。可以这样对他说:“你是个勇敢的宝宝,坚强的宝宝,爸爸妈妈最喜欢宝宝的勇敢和坚强了。宝宝打针的时候也是这样,对不对?”父母强诱导性的、正面的语气往往能够激发宝宝自我控制的能力,使自己的形象符合你的期望。

  5、和医生进行交流。告诉医生宝宝的兴趣点,以便在打针时和宝宝进行交流。虽然医生和宝宝并不熟悉,可是来自陌生人尤其是医生的夸奖非常有用。在宝宝自我形象的确立中,他会觉得非常自豪:“连医生都说我勇敢呢!”

  我是成长说小编,如果你有任何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可以通过邮箱chengzhangshuo@pcbaby.com.cn方式联系我,孩子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探讨。

  来信方式:成长说+孩子年龄+遇到的问题。如:成长说+孩子2岁半+孩子被打怎么办

  精彩推荐:

  宝宝恐打针,妈妈如何出招

  宝宝怕打针?教你5招好办法

  智慧妈妈怎样面对宝宝恐惧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