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正文

让玩偶和宝宝“相谈甚欢” 日常礼仪用语get

2019-08-30 09:21 太平洋亲子网

  有个宝妈分享她家宝宝的日常,说是宝宝基本就在玩偶堆里度日。每天不是给洋娃娃梳头,就是给小熊玩偶喂饼干,还经常对着玩偶们嘟囔,但又口齿不清不知道在说什么。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其实完全可以理解,在宝宝的小世界里,除了最爱的家人,就是TA的玩偶了。这些玩偶小伙伴虽然不会说话,却一直守护在宝宝的身边。对于宝宝来说,它们是不离不弃的存在,在妈妈不在家的时间里,给予TA心灵上的慰藉。所以,当妈妈看到宝宝和玩偶说话,最好能想办法帮助它们“聊天”。

  这个办法就是:扮演玩偶。妈妈可以把脸藏在玩偶后面,抓着玩偶的小手小脚做动作、说说话。比如妈妈可以让玩偶弯弯腰,同时用假声说:“你好,请问你叫什么名字?”“我们可以握握手吗?”边说边伸出玩偶的手跟宝宝握。让玩偶和宝宝“相谈甚欢”,宝宝可能会尽己所能地尝试说话。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促使宝宝自发地提高语言技能。而妈妈也可以通过扮演玩偶,教会宝宝一些简单的日常礼仪用语,比如“你好”“再见”“握手”之类的,让宝宝懂得:想交朋友就要懂礼貌。

  当然,除了家里的玩偶,妈妈也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些手指偶。小小萌萌的手指偶,在宝宝眼里是十足的小不点,会让TA生出无限的好奇和怜爱。而对妈妈来说,手指偶柔软的布料,会更易于操作,一些类似让玩偶点头、弯腰的动作,就可以做得更灵活了。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相关文章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相关问答
婴儿的身体运动、精细运动和语言能力发展的规律是什么?按照年龄如何划分?

安东尼.迪金森

学术神经学家和比较心理学家(曾作为教授任职于爱丁堡大学、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

经过大量的问卷调查,我们获得了儿童发育情况的大量数据,这些数据被用于设置具有标志意义的阶段性成就/能力发育水平规范,通过这个规范让我们可以按照标准将儿童的个体和群体划分为不同年龄段(月和年)/进行参考和比较。例如大多数父母会熟悉孩子学走路前的一些必要的运动系统发育情况(头部支撑、平衡和不需要搀扶的站立、迈步前进、直立行走)。手/手指运动控制也有类似阶段,我们在观察到孩子有能力去拿着和使用铅笔或者画笔前也会经历早期的各种发育阶段(抓握反射,手掌灵活抓握,用拇指抓住东西,弯曲手指卷曲,持握,以及更多类似成人的控制能力)。在社交的发育方面,早期阶段能力发育的指标包括首先学会目光接触和面部表情形成(对别人的言论逐渐会做出适当反应,能发出原始音节,控制语音)。对于来说宝宝,语言能力中最早能表达的“词汇”就是哭声,随着发育孩子的词汇量逐步增加,而更多的词汇就能拼凑成句子。上述的每一项能力的发展都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有一个平均发育年龄,虽然有的宝宝会表现出某一阶段能力发育延迟4-6周或者早于平均年龄,但这是正常的。
新生儿听力能力发展与语言学习有什么关系?

欧阳顺林

从事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约20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耳鼻咽喉科专业获临床医学博士学位,现任耳鼻咽喉科副主任。

小儿的语言发育与听力发育密不可分,听力是否正常,语言发育测试就是一块晴雨表”。一个人必须先有了听力,再经过语言学习才会说话。 一个正常的小儿(发音正常,决不是声哑),如果出生后被放在一个不与任何人接触的环境里,没人教说话,就永远也不会说话。一个听力有障碍的小儿,即使生活在有人和他说话的环境里,但因听不见也学不会说话,这就是所谓的十聋九哑”的道理。所以孩子出现耳聋的时间越早,对于他的听力发育就越不利,如果孩子有出现听力下降的症状,家长要及时发现和就医。
热点标签

宝宝辅食制作100款 | 断奶 | 一岁宝宝食谱 | 宝宝拉肚子吃什么好的最快 | 狂犬疫苗 | 氨基酸 | 37度算发烧吗 | 免疫力低下的表现 | 宝宝身高体重标准表 | 宝宝几个月会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