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序
在芝麻做主持人的这些日子里,感触很深的一个地方,就是中国博大精深的语言艺术了。
中国的语言文化很神奇,在成语的世界里,往往很复杂的一个概念和想法,只需要四个字或很少的几个字就能够表达清楚。比如,当我们遇到困难,大家团结起来一起面对的时候,我们就说“众志成城”。这样铿锵有力的四个字足以把这些含义生动地表达出来。
其实,如果我们知道什么是成语,就会知道成语和我们古代深远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是分不开的。成语大多出自古代的经典、历史故事和传说。可以说,成语中有历史、有地理、有科学、有文化。
学习成语背后的典故,就会知道许多有趣的传统文化知识。当我们学习了“封狼居胥”这个成语,就会知道西汉时的北方有个叫作“匈奴”的游牧民族,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原因而擅长骑马,有着自己独特的游牧文化;而早在西汉时,中原与西域各国就有了十分密切的联系,丝绸之路从那时起开始辉煌闪耀,这种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传统也一直延续至今。
自古以来,成语典故就一直伴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吟诵宋人范仲淹的词作《渔家傲·秋思》时,一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你是否知道这位宋朝词人是引用了东汉时大将军窦宪为了纪念自己大获全胜的一次战斗而产生的一个成语“燕然勒功”呢?当我们坐在充满炸鸡汉堡的快餐店里,享受着快餐美食的时候,你是不是也会感慨原来美食有时候也要“兵贵神速”呢?
成语典故承载了太多中华传统美德的精髓,梁启超在清华大学任教时,曾经引用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这两个成语来激励学子,后来,这两个成语就成了清华大学的校训,一直延续至今。
在成语典故中,我们看到了尽忠报国的岳飞、卧薪尝胆的勾践、一诺千金的季布、凿壁偷光的匡衡……从他们身上,能发现流传了千年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芝麻说了这么多,就是希望小朋友们能和芝麻一起学成语,不但可以了解那些有趣的故事,还可以更深刻地去感受成语背后所蕴含的美德和历史文化。当然,芝麻还希望大家学习成语能够像芝麻一样,让成语变成自己日常语言的一部分,把成语像口头禅一样说出来!那样,我们不就是“出口成章”了吗?
芝 麻
三过其门而不入
上古时期,中华大地上经常发生大洪水。漫天的洪水摧毁了房屋,淹没了庄稼。人们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疾病蔓延,无数人为此失去了生命。
禹是治水英雄鲧(gǔn)的儿子,鲧治理水患多年,但是始终没能成功。鲧死后,禹继承了父业,他立志一定要平息洪水!
禹下定决心治理水患后,就开始钻研治水的方法。
他想:父亲治理水患那么多年,最终还是失败了,那父亲的治水方法一定存在问题。思前想后,禹最终决定采用疏导的方法治水。
禹带着人疏通淤堵的河道,并将洪水引向大海。为了彻底治理水患,解救更多的人,他们跋山涉水、风餐露宿,走遍了中原大地。因为工程量巨大,禹治水多年,好几次路过自己家门,都没有进去看一眼。
第一次经过自己的家门时,禹听到了他刚出生的孩子“哇哇”的哭声。旁边的人劝他:“进去抱一抱孩子吧!你还没见过你的孩子呢!”禹怕耽误治水,强忍着对家人的思念,没有回家,继续赶去下一个治理点。
第二次经过自己的家门时,禹的妻子抱着孩子站在门口望着他。禹只是向他们挥了挥手,扭头便走了。
第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时,禹的儿子已经十多岁了,禹摸了摸儿子的头,便又匆忙离去了。
终于,经过多年的努力,禹凭着他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带领众人制服了洪水。禹也因此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关于“三过其门而不入”这件事,《孟子》中说:“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史记》中说:“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三过其门而不入”中的“三”,其实是虚指,就像“三番两次”中的“三”一样。毕竟,大禹治水,究竟是八年没有回家,还是十三年没有回家,都还不清楚,谁会去数他究竟有多少次路过了自己家呢!不过,大禹这种公而忘私的精神,为了大家的利益而牺牲小我,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出处】三过其门而不入,出自《孟子·滕文公上》。
【释义】三过其门而不入,形容舍小家为大家,无私奉献的精神。
芝麻用成语
超飞:为了制服洪水,大禹可以三过其门而不入,如果我们也有这样的毅力,无论做什么都能成功。所以,我决定在期末考试前都住在芝麻家,不回家啦!
芝麻:超飞,你不想回家就是想逃避管束吧!
小薇:就是!大禹三过其门而不入,是有大事要办。如果不能尽早治理好水灾,你知道会死多少人吗?
芝麻:小薇说得对,大禹的伟大之处,不在于他究竟进不进家门,而是他为了大家的利益,牺牲小家——这种无私奉献、舍己为公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超飞:原来是这样啊……
小薇:所以呢,快点回家做作业吧!
鸿鹄之志
秦朝末年,有一个叫陈胜的农民,他靠给别人家种地、打短工维持生计。一次休息的时候,陈胜突然说:“如果日后富贵了,可不能忘了老朋友啊!”一起干活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嘲笑陈胜想得太多了。陈胜暗自摇摇头,叹息道:“燕子和麻雀怎么能懂天鹅的志向呢!”
那时候,秦始皇下令建造长城、阿房宫,在民间征集了几十万壮丁,奴役他们日夜干活,还有残酷的刑罚和沉重的赋税,许多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陈胜也和另外几百人一起被抓了壮丁,要去渔阳服役。他们辛辛苦苦地赶路,结果半路上遇到了大雨,通往渔阳的路全淹了,不管他们如何赶路,都不可能按时到达。按照当时的法律,他们所有人都要被砍头,谁也活不了。
陈胜悄悄地和吴广商量:“现在我们去渔阳是死,逃跑被抓住也是死,不如干脆造反,王侯将相也不是天生的,兴许我们还能拼出一条活路。”吴广非常赞同他的想法,两人秘密商量了几天,同时做了一些准备。
吴广找来一个白布条,在上面写上“陈胜王”三个字,然后把它偷偷塞进鱼肚子里,厨师杀鱼的时候,看到了布条上的字,非常惊讶;吴广还在夜里偷偷先装狐狸叫,然后喊道:“大楚兴,陈胜王。”渐渐地,大家虽然嘴上不说,但心底里都觉得这是天意。
又过了几天,吴广故意在押解他们的军官面前说想要逃跑的话,那个军官果然上当了,用鞭子抽打吴广。吴广的人缘特别好,大家看到他挨打,都非常激动地围在一起。那个军官觉得这些人要闹事,就拔出剑来,没想到吴广冲过去夺过剑,把他杀死了。陈胜和吴广紧接着发表了一串演讲,鼓动大家造反。
陈胜和吴广起义之后,各地英雄纷纷响应,秦朝最终被推翻了。
鸿鹄是两种鸟,鸿是指大雁,鹄是指天鹅,这两种鸟长得比较像,而且都属于飞得又高又远的大型鸟,所以常被人们放在一起来说。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能去到远方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像飞得远的大雁和天鹅,要比只在家门口转圈的燕子和麻雀有志气多了,所以人们喜欢用鸿鹄来比喻志向远大、能远走高飞的人,陈胜也用“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中的“鸿鹄”来比喻自己。
【出处】鸿鹄之志,出自《吕氏春秋·士容》。
【释义】鸿鹄之志,意思是天鹅的志向,因为天鹅飞得高而远。常比喻人的志向远大。
【近义词】青云之志、鲲鹏之志。
【反义词】胸无大志。
芝麻用成语
小薇:超飞,光有鸿鹄之志,却不肯勤奋刻苦,这样你怎么能够实现理想呢?
超飞:我累了,我没有鸿鹄之志,我甘愿当小麻雀,你让我歇会儿吧!
小薇:你确定放弃吗?那我以后都不管你了。
超飞:哎呀,你别生气,别生气,我错了,我接着背诵。
芝麻:哈哈,超飞,听说过一句话没?“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实现远大志向的路途中少不了困难,可要坚持再坚持呀!
超飞:嗯……我知道了,多亏有小薇在一旁监督我,谢谢你,小薇。
小薇:别跟我客气啦,咱们接着背诵吧!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