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主要是指教育者根据幼儿园教育的要求和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需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幼儿生活环境中的教育因素,并创设幼儿与环境积极相互作用活动情景,把环境因素转化为教育因素,促进幼儿身心主动发展的过程。
新《纲要》明确把“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高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和条件”作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之一。也就是说,重视幼儿成长和学习的环境,积极开发和利用环境因素对幼儿成长、发展的巨大潜力是当今幼儿教育巨大改革的一个教育趋向。
当前,幼儿园环境创设已成为广大幼教工作者关心的热门话题之一。幼儿园的环境创设特别是墙面装饰和区角布置,并不是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进行创设的,而是由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然后教师和幼儿一起动手进行布置,但这过程中,也是教师动手多,幼儿动手少。由于这种环境创设是从教师的设想和愿望出发的,没有考虑到幼儿的兴趣、需要和现有发展水平,因而环境失去了影响和促进幼儿发展的教育价值。幼儿园工作者应该准备和运用一定的材料,按照科学的原则来创设幼儿园环境,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等的全面发展,是创设幼儿园环境必须考虑的问题。
环境创设要遵循的原则
幼儿的特点是年龄小,生活经验少,好奇多问,活泼好动。而我们进行环境布置时往往容易以成人的观点 代替幼儿的观点,以成人的眼光代替幼儿的眼光,如果只讲大道理,孩子们难以理解,收不到教育效果。
在环境创设中应遵循的原则:
l 要以幼儿的生活经验为出发点。环境布置要让幼儿易于理解,具有教育价值并便于操作。所以,设计时要图文并茂,以画为主 ,并且运用各种材料,特别是废旧材料。如设计主题环境创设时,就用了挂历纸、旧竹签、棉花等多种材料,使用简单易懂的图案,色彩丰富又不失吸引力。设计环保教育内容应该以幼儿熟悉的小草、小花和喜闻乐见的动物为主,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亲切感,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
l 要以幼儿的兴趣为出发点。老师可引导幼儿到设置的生态环境中亲自培育、栽种植物、 喂养小动物。又如在教室环境布置中,可让幼儿一起利用各种材料参与制作,添加孩子们自己的绘画作品在环境布置中,这样,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作兴趣,也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幼儿在操作中学习,在思考中创新。
要以幼儿的情感为出发点。环境创设要在幼儿面前显现最美好的画卷,让幼儿置身于最美丽的情境之中,从而培养和激发幼儿热爱世界、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特别是创设环境时,应以各种手段提高其艺术性,让幼儿生活在充满自然、和谐色彩的世界里面,将来长大才懂得去爱、去保护这个美好的世界。
环境创设中应注意的事项
创设必备的活动区
据了解,目前大部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组织形式,仍主要以上课或集体活动为主,相对来说,孩子们缺乏自由活动的时间。就是在自由、分散活动时,也因缺乏一定的材料和场所及有效的指导,而存在着“放羊”现象,这样既增加了老师的精神负担,又不利于幼儿的发展,要改变这种状况,设置活动区势在必行。
所谓活动区就是利用活动室、睡眠室、走廊、门厅及室外场地,提供、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为幼儿创设的分区活动的场所。幼儿园可设置的活动区有:社会活动区(娃娃家、医院、市场、马路等);自然科学活动区(天文、地理、生物、化学、物理等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区;艺术活动区(音乐、美术);语言活动区(阅读、故事表演等);建构操作区(拼、插、搭、小制作等);室外可有玩沙区、玩水区、种植区、饲养区等。这种划分并不固定,每个幼儿园在具体操作时可视情况化整为零、灵活搭配。场地大一些的,可设置大的活动区;场地比较紧张的,可设置小一点的活动角,如图书角、数学角、自然角、娃娃家等。活动区大多以班为单位独立设置。有条件的幼儿园应设置共用的大型活动区,如图书馆、科学宫等,以期装备更好的设施、投放更丰富的材料,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幼儿提供有效的活动场所。不管是哪种类型的活动区,材料的投放都要注意丰富、分出层次(适合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并适时增添和更换。
活动区可以作为正式学习的延伸并丰富教育活动。在上完课或集中教育活动之后,幼儿在活动区内可以通过相应材料的操作来复习巩固与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目标内容丰富,有些能通过上课等正式学习来实现,而有些则要通过游戏、自由活动等非正式学习来实现,如培养交往能力、独立自主性等。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活动区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加大绿化程度
绿化、美化应是幼儿园室外环境的突出特色。《规程》明确指出:“应根据幼儿园的特点,绿化、美化园地”,原国家教委、建设部在《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定额》中规定:“绿化用地每生不少于2平方米,有条件的幼儿园要结合活动场地铺设草坪,尽量扩大绿化面积。”但可惜许多幼儿园或因重视不够或因条件限制,到今起色不大。李生兰教授就曾批评过我们的幼儿园甚至没有“绿洲”,尤其是草地太缺乏,而让水泥地占去了太多的场地。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许多园领导认为,水泥地干净,雨雪天气不会泥泞。这显然是水泥地的一个优点,但是,我们是否真正地从孩子发展的角度去考虑过:水泥地和草地相比,孩子更喜欢什么?哪一种场地更安全,更能让孩子心情愉悦,更具有环保作用,更符合《规程》要求?笔者曾经参观过绿化效果好的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室外场地,大都只用水泥铺了几条窄窄的必备甬道,其余大片场地则是绿草如茵,极令人赏心悦目。望着在草地上尽情嬉戏的孩子们,我向园领导提出了育人环境方面的问题,她们给了我一个相当简洁而又肯定的回答:孩子的环境应该是自然的。但愿这种认识能成为所有幼教工作者的共识,但愿百花争艳、绿草如茵的幼儿园室外环境不再是孩子眼中的“空中楼阁”!
充分开发空间潜能
幼儿园占地面积大小不等,空间开发情况也各不相同,特别是一些面积比较小的幼儿园,有限的空间往往还得不到充分利用,致使幼儿的活动空间与活动需求形成了突出矛盾,严重制约着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幼儿园必须充分开发空间潜能。首先要触及每一个角落:墙面、地面、楼顶、平台、墙栏杆、墙根、屋角、阳台、楼洞、门厅、房屋之间的空隙、空中……这些有可能利用的地方都应派上用场。如围墙、栏杆可种植爬蔓植物,两棵大树之间可以吊挂饰物,也可以拴绳让幼儿“荡秋千”、“过索桥”等等。另外有些环境要变固定的为“动态”的、变单功能为多功能的。如把一些墙壁贴上瓷砖,任幼儿自由写、画;将睡眠室的单层床改为双层床,以腾出活动空间,或干脆撤掉床以“木台”代之,睡时将被褥一铺,不睡时收起即可做活动场地等等。
环境创设要具备整体性
环境创设是为了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因而必须保持其整体性。
首先,内容要全面、系统。凡是孩子发展、教育目标所涉及的领域,就应有相应的环境,如有发展身体的、有发展认知能力的、有发展社会性的……等等。既要注意不同领域、不同方面内容的横向联系,又要在纵向上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
其次,要体现出主次关系及层次性。教育过程中各个阶段有不同的教育主题和重点,周围环境中就要相应地体现出来。例如大班在春季进行“做保护环境的小公民”主题活动时,室内可着重张贴环保方面的图片,而春景的布置就次要一些。层次性就是要有适合不同水平幼儿发展的环境。如小班的“玩玩做做”活动区(或角),投放的工具和材料,就要考虑适合动作发展水平较差、一般、较好三类幼儿的不同需求。再如,公共用墙如果全贴上瓷砖,就只适合较大年龄的幼儿用毛笔写、画,如果也有黑板墙面、也有软性的(毡、塑料泡沫等)墙面,就能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及不同兴趣的幼儿的要求。
再者,要高度重视物质环境与精神环境的统一。要营造一种安全、温馨、轻松、愉快的精神环境,否则,再完善的物质环境也难以彻底发挥作用。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