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看到孩子小腿弯曲就认为孩子是O型腿,其实不一定。婴儿在出生前双腿处于盘曲状态,从而导致出生后1-2年内小腿有些向外弯曲,只要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在一条直线上,都属正常现象,不是O型腿。随着出生后的生长,孩子的腿会逐渐变直。
图片来源于华盖
O型腿和X型腿
家长可以自测孩子是否是O型腿或X型腿。当孩子睡眠或完全放松躺在床上时,轻轻将孩子双腿并拢,如果双踝关节接触时,双膝关节间距离超过3cm,说明存在“O型腿”;反之,如果双膝关节接触时,双踝关节之间距离超过3cm,说明存在“X型腿”。
O型腿或X型腿的形成都与缺钙无关,虽然这两种腿型不一样,但都是关节发育中出现了问题,特别是膝关节发育异常所致,与大、小腿骨本身形状无关。是否因过早站立、行走或过早让孩子在大人身体上蹦跳造成,现在尚无定论。
在这方面我们没有太多的前瞻性研究来证实是哪一阶段出现了问题,不过过早让孩子站立或蹦跳本身确实会对孩子的腿部造成损害。此外,严重佝偻病也会并发O型腿或X型腿。
预防O型腿和X型腿的最好方法就是顺应婴儿自然发展规律。平时让孩子多趴着,锻炼其颈、腰、背部肌肉和协调能力。6~9个月时,孩子开始试图坐,慢慢能坐稳。从坐稳,逐渐会扶着站、自己站、扶着走、自己走。此间最好不要过多地人为干预。干预越多,效果越不好。家长之间不要互相攀比。
那当孩子已经出现膝关节受损——O型腿或X型腿的时候,要怎样处理呢?临床上一般从以下三个级别出发加以矫正:
第一级别 给孩子鞋底相对地变成斜坡,针对O型腿,要使他的整个外侧偏高、里侧偏低;针对X型腿,则要使他的外侧偏低,里侧偏高。这样能使他的膝关节的着力会有一定变化,有助于恢复。
第二级别 第一级别的治疗不满意时,就需进入第二级别的治疗。这个级别的治疗需要带肢具,让孩子在睡觉时,把腿放在肢具里面,来人为地去掰腿,使它变直。
第三级别 前两级别的处理都失败时,就需要手术。手术治疗比较难,一个好骨头,只是关节出现问题,要给它敲直了。
家长们在发现孩子腿部不直时,要尽快找小儿骨科就诊,尽可能通过一级的办法解决,避免二级或三级处理方案,尽量减少孩子身心所受的损伤。
髋关节发育不良
髋关节又称为杵臼关节,它由两块骨头组成,一块凸面向外的骨头被一块凹面向内的骨骼包裹,其活动范围很大。婴儿分娩前,髋部就已开始发育;分娩后,会继续不断成熟。
图片来源于华盖
胎儿时期的髋部凹槽就已能包裹股骨头,婴儿出生后,他就可以开始自由地运动双腿,如果髋关节的位置不正常,今后就会存在明显的行走困难,1岁以下儿童都应接受儿科医生多次检查。
出生时,有些婴儿髋部还未形成理想的球和窝状况,医生通常双手握住婴儿的膝盖,向上屈曲后再外展婴儿的大腿骨,并在骨盆的窝部旋转大腿骨头部。
如果大腿骨头部所处的位置合适,医生会认为髋关节窝部发育良好,如果旋转髋关节时听到“咔哒”的沉闷声音,代表大腿骨头部脱离髋关节窝部,说明髋关节窝部太浅。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髋关节出声和脱位”。
较浅的髋关节窝容易造成大腿骨头部滑脱而出,长此下去可引起髋关节发育异常。原有的球和窝的结构,变成了球和板的结构——医学上称为髋关节发育不良。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一种发育异常,不是损伤所致,所以婴儿没有主观疼痛的感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会出现双侧大腿皮纹不对称现象。但只有少数双侧大腿皮纹不对称的婴儿是因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所致。
遇到此情况,建议请教小儿骨科医生。必要时要通过B超或X光检查协助诊断。
双侧大腿皮肤不对称即使是因髋关节脱位所致,但绝大多数属于轻度异常,经过简单姿势调整,比如使用双层尿裤保证双腿轻度外展一段时间即可纠正。不过,只有小儿骨科医生确定后,才可决定治疗方案。
脚发育不良
出生时要观察孩子的双腿,包括双脚的自然姿势是否正常。可将孩子双腿并直,观察双腿是否一样长,足部是否有内、外翻转?若怀疑有问题,应到医院检查。
一般来说,孩子脚部出现问题的机会并不多,但还是要注意一些微小的问题。孩子在胎儿期很可能脚部受压的程度不一样,部分是扭曲的状态,出生后就形成了马蹄内翻足。脚趾在这个过程中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上下错落。
如果孩子的脚部有这样的问题,出生后一定要找医生,医生会根据孩子脚的异常姿势,给他用石膏或其他方法固定成相对比较正常的姿势,以保证脚能够逐渐恢复到正常的姿势。
另外,孩子在学步时,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平足。如果是平足,要给孩子穿特殊的鞋,以使他的脚弓在学步过程中逐渐发育成熟。
本文来源于《崔玉涛图解家庭育儿8:小儿生长发育》
精彩推荐: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