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引导的艺术》让孩子能站在父母的肩膀上选择和思考

作者: PCbaby 出处:广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 2014-11-25 10:07
1回顶部

  一只小狮子因为贪玩而远离了狮群,不幸遭遇了几只鬣狗。 小狮子和鬣狗对峙。 “不错,”领头的鬣狗说,“如果你是一只成年狮子,那么你是强者,我们

  是弱者。而今你还是一只幼狮,你是弱者而我们是强者,大自然的生存规律就是 弱肉强食。”说完,鬣狗们便扑过去把小狮子吃掉了。

  在弱肉强食的自然界,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而对于我们来说,我 们的孩子即便是天才,在弱小的时候也需要得到父母的帮助。因为他们 还不能保护自己。

  一、用合适的方式与孩子分享经验

  女儿两岁半时,我和她分享了一个关于钓的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老爷爷在河边钓鱼,一个小男孩在旁边看。一天下来,老爷爷钓了一大

  桶的鱼。

  他对小男孩说:“孩子,为了感谢你陪了我一天,我把这一桶鱼送给你。” 结果这个小男孩说:“我不要这一桶鱼,因为鱼很快就可以吃完,我要你手

  里的渔竿!”

  当我讲到这,我问了女儿一个问题:“你觉得这个男孩聪明吗?” 哪知女儿哈哈大笑,回答说:“这个小哥哥太笨了,他还不懂怎么钓鱼,要那个渔竿有什么用?” 当时我很吃惊,因为这是我讲这个故事的本意,没想到她自己已经看到了。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很常见,孩子的思维有时会比父母想象中 的更接近事实的真相。

  我们头脑中的一些固有知识会把问题搞得异常复杂,有时甚至远离 事物的本质。或许,我们的失败就在于懂得太多了。

  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想当然,并为那些实际并不存在的困难所挫败。 其实,经验只能代表过去的某些事情,并不代表当下的情况也同样如此。

  任何人的成长和学习初期都是模仿,在模仿中建立自己新的特色。 成功的人往往是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吸取经验,再形成自己的特 色。换句话说,孩子需要更多的经验,只是父母的经验也有限,不知道 哪些经验是好的,哪些是适合孩子当下的。所以,经验要以分享的方式 传递给孩子,或者示范给他,再由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在当下使用。

  父母把经验分享给孩子本身没有错,但如果选择了不恰当的分享方 式,就会让孩子失去尝试自我选择和独立思考的机会。

2回顶部

  二、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知道,孩子的思考能力不能替代,父母不能养成孩子一要方 法、父母马上给方法的习惯。

  不过,在孩子小的时候,如果苦思冥想都得不到解决的方法,同时 又得不到父母及时的支持和引导,长大后往往会有很强烈的无助感;在 遇到困难的时候,虽然很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帮助,可在潜意识中习惯性 地认为别人帮不到自己,于是往往把注意力放在问题本身而非问题的解 决之上。

  这些从小没有被引导过认真思考问题的孩子,到了10岁或者初中前 后,会感觉思考是一件非常头疼的事情。因为他们把大部分的精力用在 了情绪对抗上,而非解决问题上。

  所以,父母的方法不是替孩子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帮助他建立思考 的模式,从而逐渐放手。

  如果父母认为,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完全需要自己把关,导致的 结果可能是:父母希望孩子的成就是一碗,父母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 量,才能倒给他一碗;希望孩子的成就是一桶水,父母自己就要有一缸 水的量;希望孩子成就一缸水的未来,父母大概就要成为一条小河…… 长此以往,孩子永远活在父母的庇护底下,生活中很难看得到奇迹。

  我们要做的不是让自己的智慧成为多少水,而是让经验成为一个水 龙头,让孩子所有的认知、潜能流经水龙头,源源不断地流向他该去的方向。

  真正帮助和爱护孩子,不是要让他依赖于我们,一切由我们灌输、 由我们包办。最好的教育是为了将来的不教,让孩子拥有自我思考和自我负责的能力以及主动进取的心。

  这就是所谓的“教是为了不教”。

回到目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