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和他感情生活中的女人
——之母子情深
雷娜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之所以取“鲁”姓做他的笔名,很显然是受他母亲的影响的。
鲁老太太母家姓鲁,生于清咸丰七年(即1857年)。鲁迅家遭受灾难,父亲病逝之后,鲁老太太含辛茹苦地将鲁迅三兄弟培养长大。作为长子,母亲的辛苦鲁迅自是了解得最多,最深的,因此母亲对他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
鲁老太太是闺秀出身,可却有着普通老百姓的坚韧性*格;虽没正式读过书,却凭着|毅力自学,能识字读书。清末天足远动兴起,她看不过家里晚辈的小脚,特自先把自己的脚解放起来,作为提倡。鲁迅与朱安结婚之前,曾说过将来结婚的女子需是不裹脚,会识字的,这或许是受了点母亲的影响。当然,鲁迅曾为了尽到孝心,不愿背逆母亲,接受了与朱安的婚姻,但他无法做到与朱安过美满幸福的生活,实际上仍是伤了母亲的心。鲁老太太更因这桩不幸的婚姻而愧疚多年,就像鲁迅三弟周建人所回忆时说的:“母亲极爱我大哥!也了解我大哥,为什么不他找一个好媳妇呢?为什么要使他终身不幸呢?——那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她)认为朱安一定胜过他所有的侄女,甥女。”也正因为有着前车之鉴,鲁老太太对之后周作人,周建人两人的婚姻是未曾干涉半分的,均由他们自己选择。而之后鲁迅与许广平的结合,她其实是欣慰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老太太虽然生于封建的旧社会家里,却不像一般就是家庭中专权,蛮横的父母一般,她能体谅自己的儿子,这对鲁迅三兄弟一生的发展是提供了极好的条件的。
1919年,鲁迅将绍兴的老家卖掉,将母亲接到北京一起生活。这时鲁老太太已经60余岁了,但她很能接受新的环境,也从不迷信,脑里没有什么神鬼在作怪,一切都顺其自然地去生活;又从不唠叨,不多讲闲话,和年轻的最合得来,所以精神活泼而身体强健。她忽然觉得年轻人拿织针编东西有趣了,便也要学习,待预备好了一切,就从头学起,做的不好就拆掉,重新学过,一次又一次,日夜如此,终于很复杂的花纹都给织出来了。后来看见女人们剪发,虽然已是七十高龄的老者,也毅然剪了下来。她虽年岁已高,却依然如同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一样埋头苦学,始终不倦。鲁迅也佩服了,说:“我的母亲如果年轻二三十年,也需要成为女英雄呢。”在北京生活的日子里,鲁老太太还开始每天学习看报纸(遇着生病了,也要找人给她读报),日备大小报纸三两份,关心时局,看了之后,与家人好谈时事,遇到不平之处,大有慷慨激昂,愿意骂倒一切之状,反而惹得鲁迅好笑起来了,说:“娘何必这样地气呢?”。她看报之后,和现实接触了,知晓小我和大我的利害关系,对于鲁迅的举动,就尤其理解。鲁迅以后与许广平定居上海后,她知道自己的儿子身处危险之中,即使自己病了,想儿子了,却也不希望儿子回北京,反而自己设法南下看他们。当鲁老太太得知鲁迅病逝,她当时很镇静,不怎么哭,但之后却不会走路了,寸步都需要扶持。可想这对她精神打击的惨烈了。鲁迅先生说过:“女人有时候有母性*,有时候女儿性*,没有妻性*。妻性*是不自然的”,了解了鲁迅与他母亲之间至深的感情,或者会懂得这句话所含的深远意义罢!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