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说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十分有说服力,对于顺产妈妈出现的状况,中医都有一套完善措施。不同的产妇,可归类在不同的体质。针对不同体质出现的问题,中医师都会给出对应的处方。按照治疗和调理的效果,产后妈妈多多少少都会采用中医的办法来辅助身体恢复。
那么从中医角度来看,顺产妈妈的体质具体是指什么呢?
图片来源于华盖
顺产妈妈根据各自的不同体质底子,在怀孕后会出现不同的表现症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6种类型。
1、气血两虚型:气虚的症状有产后头晕、神疲乏力、不想说话;血虚的症状则表现为睡不好觉、心悸、头晕眼花。如果只是血虚的话,就会出现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四肢发冷、汗出淋漓,严重者乃至昏迷不省人事等症状。临床上这种眩晕最为常见。
2、痰湿中阻型:肥胖、脾胃失调的产妇多数是此型体质,可表现为眩晕耳鸣,食欲不振、乏力少气,手、面肿胀及小便清长等症状。
3、肾虚型:这个是最常见的体质类型。产后腰酸背痛,有时膝盖也会酸痛,屈伸不利,腿脚无力,脚跟痛,头晕耳鸣,眼眶黯黑,夜尿频多,脉象摸起来是沉细的。从中医上看,腰为肾之府,也就是说腰是肾的所在地。肾经从脚后跟的地方穿行过,平时就肾气不足的人,生产会进一步耗损肾气,耗伤精血,从而导致上述症状。
4、肝气郁滞型:平素性格内向或出现产后抑郁症的妈妈们,情志抑郁,胸胁或少腹胀满窜痛,善太息,或见咽部异物感,或颈部瘿瘤,或胁下肿块。舌苔薄白,脉弦。
5、血淤型:产后出血量较少,伴有小腹疼痛拒按、胸部憋闷、恶心呕吐、神昏口闭,以及面、唇、舌色紫暗等症状。
6、湿热型:面垢油光、多有痤疮粉刺、常感口干口苦、眼睛红赤、心烦懈怠、身重困倦、小便赤短、大便燥结或黏滞。
根据不同体质的产妇,中医学说还要顾及到虚实寒热,在食用药材方面,中医治法中的重要原则便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及“寒者热之,热着寒之”,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阳盛或阴虚体质的产妇,不宜用具有温热性质的中药,而阳虚或阴盛体质的产妇,则不宜用寒凉性质的中药。
图片来源于华盖
食物属性与人体属性的结合
1、寒性体质的产妇通常会有腹泻、四肢冰冷等表现,月子进补需选温补的食物或中药。在饮食上可适当多吃苹果、草莓、樱桃等水果。不宜吃西瓜、梨子、菠萝、椰子、杨桃、西柚、哈密瓜、绿豆、冬瓜、苦瓜等食物,特别是北方及寒冷冬季分娩的产妇,饮食上更要注意不宜多吃寒凉的食物。
2、热性体质的产妇,可出现脸红、手脚心热、口干等表现,月子进补需选择偏凉补方药,如甘露饮、六味地黄丸、加味逍遥散等。在饮食上可适当多吃柳橙、葡萄、丝瓜、枇杷、莲藕、青菜等食物,但不宜用酒、姜、荔枝、龙眼等热性的食物。
3、体质偏虚的产妇,通常会有疲倦、精神疲惫、腰膝酸软等情况,可适当根据中医师的意见选用中药,在饮食上可适当多吃些糯米、小米、黄米、山药、红薯、胡萝卜、香菇、豆腐、鸡肉、青鱼、鲢鱼、黄鱼等食物调养。
其实,以上提及的食物都是有助于顺产妈妈快速吸收各类营养,但这些食物不是治病的万能药。适当搭配食物,加上充足休息,注重健康卫生,顺产妈妈身体恢复还是蛮快的。
坐月子的禁忌或调养原则,随着时代的进步而有所修改,但最基本的原则,诸如饮食的调养,尽量多休养、勿操劳等事宜,还是该加强注意的。
“坐月子”向来被女性视为产后改变体质的重要阶段,目的是要通过适当的饮食和生活调理,以协助产后妈咪们尽速恢复体力,重新回归正常的生活。
图片来源于华盖
“产后进补”这个观念,源自于我们的老祖先,古代中医学认为:“产后气血暴虚,理当大补”。加上过去农业社会里,由于妇女平日辛勤劳动,加上营养较为不足。所以,往往利用坐月子的时候,好好休息,大补特补。
反观现代社会生活普遍富裕,女性平时不仅少运动而且肥胖率增高,怀孕期就已经开始拼命进补,至于生产后就更不用说了。但是,这种传统的坐月子方法,对产妇是一件好事吗?
例如,产前原本就有肠胃问题的妇女,产后的消化系统多半较为虚弱,不宜马上进食油腻补品,万一造成妈妈胀气、腹痛或拉肚子,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因此受损,形成“虚不受补”状态,这时不但无法吸收补品,还会造成肠胃的负担。
每个产妇宜由中医师依据不同的产后体质,订定个人的“产后进补计划”,即使有各地风土民情之不同,只要调理的大原则不变,加上结合中、西方营养学各自的优点,一同达到促进伤口愈合,补充适当的营养素及恢复子宫的机能,这就是现代最好的“坐月子”方式。
中医学说虽然贯穿中国千万年,但是我们也不能盲目相信中药的功效。
图片来源于华盖
并非每个产妇都要吃中药
中药是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加以应用,而每个个体的体质、自身状况均不相同,对于中医药不了解的产妇,调养时不要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地应用中药,一旦用错中药反而对健康不利。
结合运动来帮助恢复,产妇有的时候还可以免去喝中药的麻烦,当然,新妈妈都不必要保持那么大的心理压力。特别有些婆婆喜欢在旁边介绍她认识的中医师,新妈妈可以选择性听从。如果真的遇到身体不适,自己麻木喝中药也是不行的,是需要及时就医。
对于身体素质较好的产妇,适当调养就能让身体逐渐康复,不必用中药。但对气血损伤较大,身体很虚弱的产妇,或产后恶露未净、气血未通,或是感受外界邪气,饮食、劳逸损伤后,引起各种产后病症时,应咨询中医医师后可适当用药调养。
精彩推荐: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