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正文

《妈妈,你能这样爱我吗?》怎样解决孩子的睡眠问题?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3-12-11 10:49
1回顶部

  2~4岁 睡眠

  维吉尼来信:

  我的女儿安娜现在15个月大。她有很多睡眠问题,比如,不愿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到了午夜还睡不着,要到凌晨两点才能入睡。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任她哭闹于事无补,训斥她也行不通。一个儿科医生建议她一哭就把她抱到我们的床上,可是这样一来,我们永远没法教会她自己一个人睡了。我们不但永远失去了二人世界,而且精疲力竭,感到十分迷茫。我们该怎么办呢?

  朱蒂塔来信:

  我的女儿快两岁了。她的觉可真少,还喜欢在晚上玩,经常要玩到凌晨两点才睡,早上8点就醒了。这正常吗?另外她的精力整天都超级充沛,简直是过分充沛。已经好几个月都是这样了,我很担心她的身体。

  尼克尔来信:

  该怎么教会我们家3 岁的孩子一个人睡呢?

  睡眠是组成孩子生命机能的重要部分,对孩子的心理发育也有巨大影响,因此我会在这里详细作答。

  维吉尼信中谈到的问题更接近于入睡障碍。

  我们都知道,睡眠让我们得到休息,让身体得到修复,让一部分在白天累积的、找不到出口的精神压力得以排解,因而睡眠是一种舒服的享受。这对成年人和孩子都是一样的。

  但有的孩子并不这样认为。因为睡眠时意味着和父母分离,意味着一个人待在卧室里,常常是周围一片黑暗,也没有一点儿声音。正是这种黑暗以及死寂的感觉让孩子害怕,他会把这种安静和某些奇怪的东西联系到一起。

  这也很好理解:周围一片漆黑幽暗,说不定有人或者有什么生物偷偷潜入了家里,但是太黑了看不见。而安静的氛围也让偶尔出现的声响变得非常诡异,甚至包含危险的信号。“爸爸、妈妈不在家了,他们出门了吗?”“如果有野兽来吃我,没有人能保护我,因为爸爸、妈妈都睡了。”这种孤独让孩子感到十分脆弱。

  孩子18个月大时开始对睡眠产生最初的恐惧。为什么呢?因为在这个年纪,孩子开始初步塑造自己的个性。他抗拒一切,反抗父母的一切建议。他喜欢钻牛角尖,喜欢和父母唱反调。他靠这种方式显示自己和父母是不同的个体。

  孩子花了大量的精力和父母作对,父母则时刻和孩子讨价还价,有时因为被孩子闹得晕头转向而让步。一来二去,父母和孩子之间就有了矛盾。孩子意识到自己无理取闹将父母逼到极限,有时事后也会有些后悔。他在大嚷大叫的时候,感到父母不再像以前那么宠他了。他害怕失去父母的爱,心里会产生负罪感。但这种感觉不会持续太久。他会设法驱逐这种念头,以此释放让他如此受伤的痛苦。孩子的想象力很丰富,他的小脑袋里觉得有可怕的魔鬼、凶恶的野兽,以及其他恐怖的东西会威胁到他。这些都让他感到恐惧,不能平静地进入梦乡。

  实际上,就像其他心理综合症一样,这种心理也有补偿作用,会带来附加的益处。它让孩子不再无法无天,不再对父母放肆,同时让孩子认识到自己不过是个小孩,没有什么能力,十分脆弱,容易受到伤害。孩子在白天反对一切,任性骄横,觉得自己强大有力、无所不能;转眼到了夜里,他得独自面对黑暗,认识到自己的脆弱,这时才会感到实实在在的现实:父母是强壮的,自己是弱小的。

  孩子终于屈服,转而承认父母的权威。

  这样的入睡困难很常见,甚至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通常会在孩子的整个发育过程中持续出现三次:第一次出现在孩子两岁时,此时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第二次出现在孩子4岁、终于结束搜集未来人格的核心素材的阶段;第三次出现在孩子8岁、停止了终日幻想的生活方式,开始脚踏实地地接触客观的现实世界的阶段。

  聪明父母这样做!

  孩子基本的生理机能( 饮食、睡眠等等)方面的问题,最好咨询儿科医生。只有医生才能判断孩子是不是因某种情感的原因而不能在正常时段入睡。如果医生觉得从生理角度来说,孩子没什么值得担心的,那么孩子可能是因为家里某个特殊、独有的原因感到焦虑无法入睡,比如父母的争吵,入睡时爸爸、妈妈不在家,家庭成员看上去得了重病,近期要搬家等等。

  和饮食一样,睡眠问题对孩子也是头等重要的生理问题。因此,通过各种途径告诉孩子,人必须要睡觉,睡眠是非常愉快的。用孩子容易接受的语言向孩子解释,态度要积极主动。

  告诉孩子,你也曾有过一段时间睡不着觉,但是你最终克服了这个困难,长成了大人。因此,要学会忍受这个艰难的时刻。爸爸、妈妈先承认克服失眠有难度,再要求孩子付出努力

  解决睡眠问题,这样就比较容易了。面对睡眠问题的时候,要相信孩子终会跨越这个阶段。虽然这对你和孩子都很难,但这毕竟只是阶段性的。

  当孩子准备上床睡觉的时候,注意不要给他过度的刺激,否则只会让孩子入睡的时间继续后延。要避免让孩子做睡前体力游戏,不播放节奏过于强烈的音乐,电视的音量调低,甚至行为举止也要和白天不一样。过了晚上8点,家里要减少激烈的活动,逐渐让孩子平静下来,创造有利于孩子入睡的安静氛围。不过父母手头的事情可以继续做下去,这样能让孩子安下心来。

2回顶部

  如果孩子请你留点儿光线透进房间,或是让自己的房门开着,你可以照办。因为孩子睡觉时还是需要感受到房子里的生气的。他希望在他入睡、警惕性下降的时候,有人会守护着他。

  除非是医生叮嘱,否则万万不能给孩子服用安眠药。午休时间太长会影响夜里的睡眠。朱蒂塔的女儿可能就是这种情况。因为白天睡够了,到了晚上8点的时候没那么累,也就没那么想上床了。你以为孩子会求着你说自己想睡觉吗?如果那样该多么幸福啊。呵呵,就当是家长做做白日梦吧!

  现在我们来看尼克尔提出的问题:教会孩子学会一个人睡。这个提议包括两部分:让孩子单独睡,睡在他自己的床上。这在夜里会有困难。我还想代尼克尔再提出一个问题:“怎样让他

  学会接受和妈妈分开?”夜里的问题其实就是白天的问题的延续。孩子感到父母爱自己的程度远不及自己的期望,睡着了就无法继续感受到父母的爱意,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首先,做妈妈的要坚信夜里和孩子分开是对孩子好。如果不提前做这种训练,一旦妈妈不在身边,孩子就会害怕。孩子该学会独自睡觉,除非当他需要特别看护的时候,比如生病的时候,妈妈才一直陪伴在旁边。当然,让孩子一个人在自己的卧室睡觉是有困难的。认识到这一点很有必要,这样孩子才会接受你随后提出的建议。告诉孩子,从今以后你不会直接去他的床头安慰他,而是隔着一定距离,用声音让他安心。

  还是在上文的情境下,如果孩子提出要求,你可以同意让卧室的门敞开着,给他留一道照向他的卧室的光线。在孩子睡觉的时候,房子里有点背景声音会让孩子安下心来,因为这意

  味着你还醒着,还在守护着他。

  如果孩子在一个时间段频频做恶梦,那通常是在他两岁的时候。告诉孩子这不过是梦,只发生在他的脑子里,不是真的,让他安心。要知道这虽然让孩子感到害怕,但没什么要紧的。

  好好安抚他,告诉他你第二天会带他去哪里玩,许诺他一个更光明、更加确切的未来,来抵挡夜里经历的寂静和孤独。

  最后,如果孩子哭了,你要硬下心忍住不去看他。你是爸爸、妈妈,不能越俎代庖。孩子有了困难,你只能忍耐。告诉自己,孩子虽然受到了惊吓,但这就是成长的必经过程。只有

  经历过这些,以后他才会勇敢起来。

  至于维吉尼,她的女儿现在15个月大,看来稍稍早熟了点儿。我建议妈妈好好地和女儿谈一谈。虽然她年纪还很小,但是她应该听得懂妈妈的要求了。告诉孩子,为了她自己,也为了父母,她一定要学会一个人睡,今后你去她床边看她的次数也会越来越少。在她需要安全感和安抚的时候,你逐步拖延去她床头的时间。当她在深夜吵着要你陪的时候,不要急着过去。你可以远远地和她说话,让她安静下来,用这种方式告诉她,她身边没有任何危险。告诉她你一会儿就到,或者已经动身过去了。声音要温柔,富有包容力,让她安心。如果你愿意,可以多次爱抚她,为她低声地哼唱摇篮曲,让她平静下来。但是当你离开她的卧室的时候,态度要坚决、干脆,说走就走。

  最后提醒,这些建议不一定100% 有效。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睡眠问题分析起来很复杂,解决起来也是如此。对这个孩子有效的手段不见得对另外的孩子依然有效。身为父

  母,要尽自己所能,不要放弃希望。不管怎么说,没有事事顺心的父母,想开一些,继续学习和探索吧。

回到目录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