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 > 孕期百科 > 孕期常见疾病

牙周炎

孕妇体内孕激素、雌激素水平较高,牙龈毛细血管容易充血而出现牙周炎。孕妇牙周炎会增加胎儿的风险,需小心防治。

牙周炎是什么

牙周炎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炎症。妊娠期的大部分孕妇都会患妊娠期牙龈炎(症状表现为牙间乳头肿有明显,色暗红,发亮、松软,严重者可能有溃疡和假膜形成,并有轻度的疼痛发生。如果得不到应有的治疗的话,很有可能发展成为牙周炎,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

当发生牙龈炎时,应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向牙周炎发展,也能使病变停止,还能使牙周组织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护。

牙周炎的原因

牙周炎是累及四种牙周支持组织(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质)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往往引发牙周支持组织的炎性破坏。牙龈炎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呢?

1、菌斑微生物。微生物是引发慢性牙周炎的始动因子。凡是能加重菌斑滞留的因素,如牙石、不良修复体、食物嵌塞、牙排列不齐、解剖形态异常等,均可成为牙周病的局部促进因素,加重和加速牙周炎的进展。

2、宿主对微生物的应答反应是决定牙周炎发生与否,以及病情轻重、范围大小、发展速度等的必要因素。

3、某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等也对牙周炎有负面影响。

4、环境和行为因素,如吸烟、精神压力等也可能是危险因素。

牙周炎症状

牙周炎的早期症状不明显,有继发性牙龈出血或口臭的表现,大部分人常常将其与牙龈炎相混淆。随着牙周炎的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如下症状:

1、基本症状:牙龈缘、牙龈乳头和附着牙龈的肿胀、质松软,呈深红色或暗红色,探诊易出血。

牙龈出血是牙周炎的早期症状之一,如果不加以重视,牙周炎会继续发展下去。引发口臭也是牙周炎的症状之一。

2、扩展症状:

(1)牙周袋形成。随着牙周炎的发展,牙周膜被破坏,牙槽骨逐渐吸收,牙龈与牙根分离,使龈沟加深而形成牙周袋。

(2)牙周溢脓。牙周袋壁有溃疡及炎症性肉芽组织形成,袋内有脓性分泌物存留,故轻按牙龈,可见溢脓。并常有口臭。

(3)牙齿松动。因为牙周组织被破坏,牙槽骨吸收加重,导致支持牙齿的力量不足,容易出现牙齿松动、移位等现象。患者常常感到咬合无力、钝痛,牙龈出血和口臭加重,甚至会觉得牙缝越来越大。

牙周炎检查

牙周炎是侵犯牙龈和牙周组织的慢性炎症,是一种破坏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牙周袋的形成及袋壁的炎症,牙槽骨吸收和牙齿逐渐松动,它是导致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怀疑自己患上了牙周炎,不妨先进行自我检查。

1、刷牙时刷毛上有血迹,咬食物时食物上有血迹,说明有牙龈炎。

2、照镜子看看,如果有牙龈红肿,一碰就出血,说明有牙龈炎。

3、牙齿有不同程度的松动,牙根暴露或牙龈红肿、有脓,说明已发展到牙周炎。

4、有口臭说明可能有牙周炎。

5、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口腔检查,最好每6个月1次;定期进行洁治,医生用特殊器械清除牙石,每年一次,有利于发现早期牙周炎。

除了一些临床症状外,医生通常会通过血液常规检查、X光摄片检查、分泌物及组织培养+药敏等检查法、牙周探针和牙周袋的测量、牙髓活力的测试、口腔颌面部影像学检查等方法诊断牙周炎。

牙周炎怎么治疗

牙周炎的治疗以局部治疗为主,首先是除去牙龈上方的牙石(龈上牙石),然后除去牙周袋内的牙石(即龈下牙石),并刮除牙周袋内含有大量细菌毒素的病变牙骨质,经过这些治疗后,牙龈红肿可以消退,牙龈出血和牙周袋溢脓可消失。

对于患上牙周炎的孕妇来说,一般孕期内发生牙周炎,应该以局部治疗为主,主要包括局部的洁刮治(将牙齿上的菌斑刮干净)、冲洗、局部用药等,一般不需全身用药。只要局部治疗处理得好,无需吃消炎药。特别是孕妇,更不主张吃消炎药,但可在进行过局部治疗之后,配合用漱口水。

牙周炎的危害

妊娠期孕妇是牙周炎的高发人群,主要与妊娠期激素的改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有关。牙周炎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较大,有研究发现妊娠期孕妇患牙周炎,生出早产体重儿的比率较高。牙周炎还会加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使得血糖难以控制。

因此,对于牙周炎的治疗应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防止因为病情的发展而延误最佳的治疗时机。

牙周炎预防

准妈妈们要预防牙周炎,最重要的是养成日常的良好习惯。

1、首先要坚持每日早晚正确刷牙,加强口腔卫生。

2、孕妇应选择合理的牙刷,刷头要小,牙刷毛软而平齐。建议不要长期使用同一种牙膏,应时常更换。

3、刷牙的重点应该放在牙龈附近的牙面和挨着牙缝的牙面,注意牙齿的内侧面和尾牙的后面。

牙周炎吃什么好

患妊娠期牙周病的孕妇除了要做好治疗以及养成良好习惯外,还要注意饮食方面不用油煎炸、少用厚滋浓味的食物,多吃瓜果蔬菜清淡的食物。以下是治疗牙周炎的饮食疗法。

1、补充丰富的高蛋白饮食。可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及抗炎能力,提供损伤组织修复所必需的原料。多食含有丰富蛋白质的食品,如豆制品、鸡蛋、牛奶、瘦肉、鱼虾等。

2、供给多种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维生素E和叶酸等。B 族维生素有助于消化,能保护口腔组织;维生素C可调节牙周组织的营养,可促进牙龈出血复原,有利于牙周炎的康复。

3、注意矿物质的摄入。尤其是钙、磷、锌的摄入量及其比例关系,锌可以抗感染,增强愈合。

4、少吃油腻、刺激性食物。油炸、油煎的油腻食品以及糟货、海货、大蒜、韭菜、烟酒等刺激性食品要少吃,少吃糖和精制糖,因为糖类导致菌斑形成并阻止白细胞消灭细菌。

5、营养比例要适当。过多的供应与缺乏,都可引起机体的营养代谢的紊乱,各种营养素之间的分配比例要适当。食物中的优质蛋白质要稍多于正常人,摄取适量的氟化物,脂肪食物不宜过多。

6、维生素A。维生素A可以预防牙周病,加强釉质的抵抗力,使牙周组织的上皮细胞活力增强。维生素B1、B2,菸碱酸也是牙周病防治中常需补充的维生素。维生素C与胶原的合成,以及牙本质细胞和成骨细胞的机能有关,对于牙龈牙槽骨和牙周膜,均有影响。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亲子快问 | 宫外孕 | 早孕反应 | 孕妇能吃荔枝吗 | 怀孕初期症状 | 孕囊 | 唐氏筛查 | 四维彩超 | 胎动 | 生化妊娠 | 葡萄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