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 > 生活百科 > 常备药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什么?该药适用于小儿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是儿童感冒最常用药,主要由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和人工牛黄组成。那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作用是什么?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作用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白色、类白色或淡黄色颗粒,为感冒用药类非处方药药品。那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的作用呢?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适用于小儿普通感冒及流行性感冒,是儿童感冒最常用药。改善发热等感冒症状效果非常明显。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于改善感冒引起的头痛、发热、咽喉痛、鼻塞等症。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为复方制剂,每袋含对乙酰氨基酚125毫克,马来酸氯苯那敏0.5毫克,人工牛黄5毫克。辅料为:糊精、枸橼酸、香精、蔗糖。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主要有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人工牛黄等组成。

1、对乙酰氨基酚: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酶)及阻断痛觉神经末梢的冲动(抑制前列腺素或其他能使痛觉受体敏感的物质(如5-羟色胺、缓激肽等)的合成)而产生镇痛作用。解热作用是通过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产生周围血管扩张,通过增加皮肤的血流、出汗及热散失而起作用。

2、马来酸氯苯那敏:为抗组胺药,有竞争性阻断组胺(H1)受体作用,减轻过敏症状,能缓解感冒所引起的鼻塞、流涕、打喷嚏等症状。

3、人工牛黄:具有解热、镇惊作用。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什么时候吃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用于治疗小儿感冒流感所引起的头痛、发热、咽喉痛、鼻塞、流涕等症状。那么,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什么时候吃呢?

用法和用量:

温开水冲服,12岁以下儿童用量见下表:

1、2~3岁,12~14公斤,0.5~1袋/次;

2、4~6岁,16~20公斤,1~1.5袋/次;

3、7~9,22~26公斤,1.5~2袋/次;

4、10~12岁,28~32公斤,2~2.5袋/次一日3次。

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过量(包括中毒量)时,可很快出现恶心、呕吐、霄痛、腹泻、厌食、多汗等症状,持续24小时;2~4天内出现肝功能损害,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肿大、黄疸等。如服药过量时应立即洗胃或催吐,并及时送医院治疗。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亲子快问 | 手淫 | 腋臭小窍门 | 跨行转账多久到账 | 六味地黄丸 | 枸杞子泡水喝的功效 | 脖子上长小肉疙瘩 | 益母草的功效与作用 | 湿气重的症状 | 拔火罐 | 耳朵后面长了个硬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