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尾鲎是什么呢?圆尾鲎是地球上的古老物种之一,体似瓢形,深褐色,由头胸部、腹部和尾剑三部分组成。圆尾鲎有剧毒,误食后类似于河豚毒素中毒。由于外形酷似中国鲎,很多人会误食中毒。圆尾鲎和中国鲎区别是什么呢?
圆尾鲎也常称作马蹄蟹及鲎,其形态已维持不变五亿年,是在香港发现的三种鲎中,仅存的两种之一(另一种为中国鲎)。圆尾鲎被发现于东亚与东南亚各沿海地区,包括日本、台湾、香港、澳门、和中国沿岸等地区。
圆尾鲎全体覆以硬甲,背面圆突,腹面凹陷,圆尾鲎是鲎的现存种类中个体最小的一种。
国际学术界历来认为我国只有一种鲎—中国鲎,而圆尾鲎分布于菲律宾巴拉望以南的海区。不过近年来有学者指出,在中国的一些沿海地区也发现了圆尾鲎。
圆尾鲎含有剧毒,切勿食用。但由于圆尾鲎和中国鲎外形极为形似,很多人会误食并且中毒。之前我国原以为食鲎中毒是食中国鲎引起的中毒,其实很可能是食圆尾鲎中毒。有毒成分很可能是河豚毒素样特性的物质(因中毒症状与河豚毒素中毒症状非常相似)。
夏季,正是鲎爬上沙滩繁殖的季节,容易被渔民捕获,也正因为此,吃鲎中毒这时成为一年中的最高峰。
近年来,不断有人因为误食圆尾鲎而中毒。由于外形与中国鲎极其相似,很多人误将圆尾鲎当成中国鲎食用,造成中毒。食用圆尾鲎后,患者多出现口、手发麻、浑身无力,这是一种导致神经麻痹的中毒症状,与食用河豚中毒的症状相似。而且,目前尚无特效药医治。
圆尾鲎的各种组织均有毒,故绝对不能食。
目前研究表明,中国产的圆尾鲎很可能含有河豚毒素。虽说河豚毒素与碱相作用会失去毒性,有的渔民把圆尾鲎加一定的碱煮2~3小时后进食,但大多数食鲎者很难掌握放碱的多少及煮的时间,为安全起见,还是以不食为好。
夏季是鲎爬上沙滩的繁殖的季节,容易被渔民捕获,所以会出现很多误食圆尾鲎中毒的情况。那么圆尾鲎中毒后该怎么办呢?
圆尾鲎中毒后的症状:
一般情况下,不小心误食的圆尾鲎之后,患者会出现口、手发麻、浑身无力等症状。这是一种导致神经麻痹的中毒症状,与食用河豚中毒的症状相似。如果吃过圆尾鲎后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不要擅自用药治疗。
医学专家表示,目前针对这种毒素,尚无特效药可医治,除第一时间催吐、洗胃,就是血液灌流,即将患者血液抽出,通过机器吸附血液中的毒素后,再打回到患者体内,这个过程类似于血液透析。
一般大家食用的多为中国鲎,一般不会中毒,但外形酷似中国鲎的圆尾鲎含剧毒,有致命的危险。而普通民众也不容易区分这两种鲎,所以还是慎食鲎类。
圆尾鲎和中国鲎外形相似,不过,如果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差别。一般来说,圆尾鲎比中国鲎要小,分量也较轻,脚爪和侧面都略有不同。有专家做出了详细的描述:
1、中国鲎
体形:体长达60厘米以上。
体重:平均体重约6斤,雄性偏小,平均体重3斤左右。
尾巴:尾剑呈三棱锥形、上棱角及下侧两棱角靠近身体一段,均有锯齿状小刺、尾剑与背甲长度大致相等。
从侧面看:头胸背面凸起较高、内凹较深。从侧面看起来比较鼓。
脚爪:雄性的第一、二对步足末节则呈钩子状。
2、圆尾鲎
体形:体长只有30厘米,分量较轻。
体重:平均体重1斤左右,雄性更小,体重7两左右。
从侧面看:头胸甲背面凸起较低,内凹较浅,从侧面看起来比较扁。
脚爪:雄性的第一、二对步足末节呈向内弯的钳子状。
尾巴:尾剑呈圆柱形、光滑、上面无小刺、尾剑明显长于背甲。
小编总结:由于圆尾鲎具有剧毒,所以大家在购买中国鲎时一定要仔细辨认。如果没有十足把握和经验,鲎类还是少吃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