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贫血很常见 怎样补血你要知道

2012-07-09 11:15 刘捷 A+

  贫血症状无论是在男性人群或是女性人群中都是很常见,当然,女性尤甚。贫血症状不能忽视,一定要了解清楚,对症下药。食疗补血是我们最常用的方法,快来了解一下补血的食材吧!

贫血很常见 怎样补血你要知!

图片来源于华盖

贫血的种类及防治

  临床上贫血种类繁多,根据不同原因和不同的分类法,有数十种贫血。临床上最常用的分类法把贫血分为四大类:(一)缺铁性贫血;(二)溶血性贫血;(三)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四)再生障碍性贫血。

  缺铁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缺少铁质而影响血红蛋白合成所引起的一种常见贫血。中医认为本病的形成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倦劳过度、妊娠失养、病久虚损等引起脾胃虚弱、氧少血衰所致。临床表现主要为面色萎黄或苍白,脉细速,倦怠动,头晕目眩、耳鸣,食欲减退等。防治方法为注意营养,调整饮食,补充铁剂,常用铁剂有硫酸亚铁、枸檬酸铁等。最近由省中医药研究院研制的生血宁片是比较理想的治疗缺铁性贫血的药物。

  溶血性贫血是由于体内红细胞破坏加速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所发生的一类贫血。中医认为本病形成主要是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脾胃虚弱、夹湿夹瘀而发病。临床表现以贫血、黄疸、脾脏肿大为主。防治方法是根据不同原因除去诱发因素,对症治疗。急性发作期以清热利湿为主,缓解期以益气养血脾肾双补为主。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是由于体内叶酸或维生素 B _ (12)缺乏引起的大细胞性贫血。中医认为造成本病的原因很多,先天禀赋不足和脾胃虚弱不调是关键原因。临床表现为贫血症状,多伴有精神萎靡、嗜睡健忘、表情冷漠及四肢麻木等。防治方法是补充叶酸、维生素 B_ (12)中医则以调整饮食、纠正偏食、补充肉类、蔬菜、五谷类食物及健脾、利气、补血益肾辨证施治。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生物、化学、物理等因素引起造血组织功能减退或衰竭导致全血细胞减少。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本病的发生多与以下因素有关:骨髓基质或微环境缺陷,免疫抑制;生长因子缺乏,骨髓造血干细胞缺陷或异常等。中医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虚劳”、“血虚”、“血证”范畴,其病因系先天不足、烦劳过度、脾胃虚弱、肾精亏虚、外感邪毒等伤及气血、脏腑,尤其是损伤肾、脾、肝及骨髓。防治方法是,西医多采用对症治疗、输血疗法,骨髓移植;中医则以补肾生血、活血化瘀、养阴生津等辨证施治。以蚕砂提取物加中药为原料制成的肝血宝、血障平等效果较好。

缺铁性贫血要这样吃

  缺铁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贫血类型,是由于患者体内缺少铁质影响血红蛋白合成而引起的贫血。补充铁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治疗原则,除了使用铁剂外,通过饮食来补充人体的铁量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饮食原则是:1.供给含铁丰富的食物;2.供给高蛋白饮食,促进铁的吸收和合成血红蛋白;3.供给含维生素C高的食物,使三价铁还原为易吸收的二价铁;4.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克服长期偏食素食等不良习惯。

  在配餐时在每日充足热量的基础上精心选择富含铁的食物,如:肝、腰、肾、红色瘦肉、鱼禽动物血、蛋奶、硬果、干果(葡萄十、杏干、干枣)、香菇、木耳、蘑菇、海带及豆制品绿叶蔬菜等。铁的吸收利用率较高的食物有瘦肉、鱼禽、血、内脏,含血红素铁。吸收率为10%--20%。其它含非血红素铁的食物有乳蛋、谷类、硬果、干果的蔬菜(其中蛋黄为3%,小麦为5%)吸收利用率较低,在10%以下。

  缺铁性贫血患者要避免使用干扰降低吸收率的含草酸、植酸、鞣酸高的食物,如菠菜、苋菜、空心菜等。注意配备含维生素C高的蔬菜如西红柿、柿椒、苦瓜、油菜、小白菜等。蛋白质的摄入量要高,每日每公斤体重1.5克,用以合成血红蛋白。烹调用具宜用铁制的锅。在食用补铁饮食时不要饮茶,以免影响铁的吸收。合理安排餐次和内容,食欲差、胃纳少的病人可少量多餐进食。

上一页 余下全文>>(共计2页)

本文导航 文章导航

相关文章频道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