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正文

雪碧汞中毒事件疑云重重

作者: PCbaby 出处:太平洋亲子论坛 2010-02-04 08:47
1回顶部

  顾客:“第二口像吃了果冻”

     1月17日,正值通县二中期末考试。当日12时许,王晨吃完母亲做的“酸菜汆丸子”和一碗米饭后,在学校旁边的“秋收满超市”买了一罐听装雪碧,生产日期为2009年8月。

  回家后“接连喝了两大口,等喝第二口的时候感觉像吃了果冻一样。”昨日,王晨躺在307医院急诊留观室内,如是描述当日情形。王晨的父亲王义军说,他把罐内剩余的三分之一雪碧倒入玻璃杯,“发现一个黄豆粒大小的银球”。

  当日下午1时30分,王晨感觉口渴不止。两点钟开考,半小时后他便感到头疼、眩晕。坚持到考试结束后,他随即被送往当地医院,随后被转至307医院。

  经检查,医院确认王晨为银中毒。X光片显示,他的胃内出现一道长约6厘米,宽度在三四毫米至一厘米不等的不规则“光条”。

2回顶部

  后果:可能影响今后生育能力

     截至昨日,经连续半月的排毒治疗,王晨身体已由全身蜡黄逐渐恢复皮肤本来的颜色。在最近一次血检中,血液中的汞含量为3.6%ng/ml,仍高于正常标准的2.5%ng/ml。

  据王晨父亲转述医护人员说,从目前医学理论上,不支持汞中毒会对身体各个器官产生创伤的说法。但由于其年龄较小,其各个身体器官尚在发育阶段,不能排除对神经,尤其是肾脏等器官产生影响,也不排除影响到成年后的生育能力。

3回顶部

  北京可口可乐公司:基本认定人为恶意添加

     2月1日,“秋收满超市”人员称,其货品大多卖给附近学校的学生,因此“进货时尤其谨慎,绝对是正规渠道进货”。

  昨天,北京可口可乐公司公共事务部主任陈翊表示,公司在生产中并无任何环节含有汞,就连温度计都是酒精温度计。公司发表声明称,生产产品均符合国家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生产环节绝对不可能有汞进入。此个别事件,基本可以判断为产品出厂进入流通环节后人为恶意添加,目前公司正积极配合调查取证,以期尽早落石出。

  陈翊称,公司曾为上一起汞中毒事件的受害人垫付2万元医疗费,也将给小勇垫付部分费用,“但这并不表示可口可乐公司有责任,只是出于人道主义关怀和帮助消费者康复”。

  昨天,记者从通州警方了解到,事发后,多名民警来到小勇家中勘查,发现男孩家中有一支被打碎的体温计。该瓶饮料现已被警方送至工商部门进行检测。目前,检测结果还未反馈至通州警方。

  小勇的父亲王先生称,“当时水银溅到桌子地上到处都是,但孩子体内的水银和雪碧内所剩黄豆粒大小的水银,远远超过一支温度计所含水银量。 ”王先生表示,可以检查剩下的雪碧。

4回顶部

  首例汞中毒事件近日验罐

  2009年11月7日,北京市民张力(化名)在西单大悦城某餐厅就餐时,饮用一听装雪碧后,口中吐出大量汞珠,后被医院确诊为汞中毒。警方随即介入调查,目前事件仍在调查中。

  事件发生后,张力亲属找到北京可口可乐公司。在案件查明前,北京可口可乐方面暂时为其垫付了2万元治疗费。2009年12月初张力出院,血液汞含量已恢复正常范围。

  据北京可口可乐公司及张力亲属证实,双方代表及警方将于近日前往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对问题饮料罐密封性进行测试。该中心将就该项测试,出具该饮料罐中的汞成分“是否由罐外注入”的测试报告。

5回顶部

  广州超市未下架

  在广州市内的一些大型超市,雪碧罐装饮料依然有售。超市店员说,雪碧的销售情况和平常一样。对于北京有学生喝出雪碧的事情,她表示毫不知情,超市也没有下达任何雪碧饮料下架的通知。

  在半个小时内,记者询问了8个选购罐装饮料的消费者,他们都不清楚雪碧喝出银的事情,但记者告诉他们这是昨天(1月31日)在北京发生的新闻后,8位消费者都露出了讶异的表情,并表示暂时都不会购买雪碧罐装饮料。

  为什么在大批量生产的产品中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位大型饮料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从理论上看,出现这样的事件是不可能的,因为目前的饮料生产过程中根本不会与汞发现交集,不过再严格的品控系统都会有不合格产品出现,也不能排除可口可乐方面说是“人为因素” ,毕竟目前饮料行业的竞争实在太激烈了。不过不管怎么说,消费者受到了伤害是客观存在的,企业应当负起相应的责任。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