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两个多月,这批“80末”和“90初”的大学生就要离开学校走进社会的大舞台了。从去年年末至今,就有各种大大小小的招聘会陆续举行,吸引了大批大学生入场应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不少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常遇应届毕业生由父母陪同前来应聘,还有不少家长代替孩子求职,招聘会几乎成了“家长会”。

  孩子为何缺乏独立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因为是独生,所以孩子在家里都像宝一样被大人捧在手心里。但我们也常听到家长在抱怨孩子难养,孩子上大学了还要家长陪读,甚至二三十岁了还要依赖父母,连最起码的独立生活能力都不具备。难道独生子女天生就缺乏独立性吗?

  事实并非如此!其实,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表现出了独立的欲望。比如在学习爬行和走路的时候,他们总是要挣脱我们呵护的臂膀,向目标前进;刚会拿筷子的孩子,经常拒绝父母的帮助,总要自己吃饭……他们尝试认真去做一件事情,无视家长伸出的援助的手,还很果断地叫着“让我来”“我自己来”,这些都表达了他们渴望独立的需求。

  孩子喜欢自己支配自己的时间,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我们成人总担心他们摔倒碰着,担心他们没有经验、遇到挫折,不愿耐下心来等待孩子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甚至怕孩子离自己远了,不爱自己了。于是,家长什么事情都为孩子想到了,什么事情都替孩子操办了,孩子因此就失去了培养锻炼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机会和条件。

  所以,现代孩子的惰性、依赖性并不是独生子女与生俱来的弊病,而是家长没有培养宝宝独立性的意识,从而不停地阻止了宝宝学习独立的机会;当孩子长大了,想要孩子独立的时候,孩子却早已经习惯了家长的庇护宠爱和无条件的包办替代。这时候要想要孩子重新学会独立,就会变得更加艰难和吃力了。如此说来,父母真成了让孩子没有形成独立意识的罪魁祸首了!所以,父母应该形成这样一个意识:在宝宝小的时候就要抓住机会,锻炼宝宝的独立性,培养宝宝的独立意识。

  两种截然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

  午睡后,幼儿园老师发给每位小朋友一个香蕉,绵绵却举着香蕉请老师帮忙剥开,老师问:“绵绵自己剥,好吗?”绵绵说:“每次都是姥姥剥好了给我吃,我不会……”无独有偶,3岁半的果果穿衣服也请老师代劳,他不知道怎么系扣子,即便偶尔扣上一个,却十有八九安错了地方,在家里,都是奶奶帮他穿脱衣服。

  像绵绵、果果这样的孩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他们习惯于在所有的事情上“动口不动手”。长此以往,孩子难以学会自理,将会后患无穷。据社会心理学家所做的一项调查表明,那些从小习惯于依赖父母的孩子,日后自理能力和独立性都比较差,遇事总是指望父母一帮到底,随着子女的需求和父母的能力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孩子就会埋怨父母,引发亲子冲突。

  小宝妈妈是一位私立辅导室的教师,尽管她一直都在家中工作,但是因为要教育其他孩子,因此没有时间照顾儿子世勋。小宝5岁,有天,被木刀划伤了手腕。见血越流越多,便急急忙忙赶回了家。可是,妈妈却告诉小宝自己在上课,因此无法陪伴他去医院,她只将诊费递到了小宝手上。虽然妈妈对此感到非常抱歉,但她希望小宝能够独自去小区附近的医院看病。当小宝看完病步履蹒跚地走回家后,邻居阿姨们均不约而同地围了上来,询问小宝为什么手上缠着绷带,伤得这么严重怎么就一个人去医院,并纷纷感叹:“小宝真可怜……”

  这种情况下,由于妈妈对问题处理方式的不同,孩子有可能造就较强的自立性,也有可能养成较强依赖性。以小宝的情况为例,当妈妈无法照顾孩子时,对孩子说“妈妈不能陪你去医院了,真对不起你”或“让你一个人去医院,真是对不起”,借此直接表达歉意绝非明智之举!因为这会让孩子觉得,妈妈因为没有陪自己去看医生而道歉,说明妈妈是做错的,妈妈本来应该要陪自己去的。与其如此,不如询问孩子“你一定很疼吧”,对孩子的处境表示出理解之态,并对其解释“妈妈现在因为需要工作,所以无法陪你去医院,你应该能够理解吧?”将实际情况如实加以说明。如果妈妈能这样说,宝宝就会知道自己是可以干好这件事的,其他人不能帮忙是情有可原的。>>>培养孩子独立性的重要性

家长必读:家教类书籍推荐

《爸爸学校》书籍连载

《妈妈学校》书籍连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