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孕 > 备孕 > 正文

职场家庭,将“丁克”进行到底

作者: PCbaby 2008-08-15 11:30

    丁克家庭早已经成为一种现象,没有了孩子随之也就少了很多支出和烦恼。人生在世,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事业,似乎是实现这一需要最便捷的途径。

职场家庭,将“丁克”进行到底

职场家庭,将“丁克”进行到底

    当生活内容不断丰富、社会观念不断开放、重视自我不断被提倡,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自由,为什么不首先满足自己的愿望?去学习,去玩,去旅游!何必为了生孩子放弃自由的生活方式。

    “现身说法”:

  出场人物:孔女士

  年龄:42岁

  目前状态:把丁克进行到底

  先别“丁克、丁克”地称呼我,这词儿在我结婚那阵儿还比较时髦,现在哪还有人提!你看,现在的小青年根本连丁克都不是了,人家现在流行的是“不婚”!

  其实,我们结婚时,倒也没有刻意决定不要孩子。只是结婚第一年,自己恰巧没有怀孕,紧接着爱人又去国外读书,3年后回来,事业发展前景很好,一拖再拖,便放弃了怀孕这事。如今,15年都过去了,我们自然不会再要孩子了,如果要自己放弃好不容易搏来的职业经理人的工作,未免太残酷了。

  而且按现在的行情,抚养一个孩子要花费多少成本?有人统计是47万元。如果从经济学角度看,生养孩子绝对是项无意义、无回报的失败投资。有人不服,非说这是“情感的投资”,我可不这么认为,在西方国家,孩子如果能在圣诞节打电话回家问候一下父母,已经很不错了,你还能指望他们时时刻刻围绕在你身边?连我们自己都做不到,以后的孩子就更不可能了。

  我亲眼所见的失败“投资”也不少:有的夫妻,父母都很正常,却生了个脑瘫儿;有的父母都是高学历,儿子偏偏不学好,进了少教所,把一个好好的家毁了,多残忍!

  即便好不容易十月怀胎,生出个健康的孩子,要把他养大、养好,得操多少心!胎教、早教一样不能落下。刚到读小学的年龄,就恨不得把他送到国外,生怕他不能成材。有时我在想,如果我自己有了孩子,保不准也会成为这样的家长,谁都希望孩子强过自己,可理智地来看,这纯粹是自寻烦恼!

相关链接:每天运动半小时等于用伟哥?     追求事业享受生活 英新女性生育观     职业女性“流行”不生孩子

孕期房事说法大PK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展开全部内容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