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怀孕 > 孕期 > 正文

孕妇飞行,婴儿健康全程监控

作者: PCbaby 出处:中国孕育网 2008-04-14 09:13
1回顶部

    地球村越来越小,飞行也越来越频繁,当飞机成了“空的”,当机舱就快同家中客厅一般熟悉,身体由此发生的种种改变,不可不知……

孕妇飞行,婴儿健康全程监控

  孕妇与婴儿

  怀孕时坐飞机通常是安全的,但大多数航空公司会限制在怀孕后期乘机。
 
  一般来说,怀孕28 周后乘机需携带医生证明,说明预产期,以及没有孕期合并症。单胎怀孕在36 周前可以乘机,多胎则在32 周前。健康的宝宝在出生后48小时就能坐飞机了。但有条件的话,最好等到7 天以后,宝宝的器官发育更加稳定。早产宝宝乘机需要得到医生的许可。  

  机舱湿度

  机舱里空气湿度比较低,一般在20%以下(家中的空气湿度通常高于30%)。这会引起皮肤干燥,眼、鼻、嘴的不适感觉。但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危害。也并不引起身体内的脱水,因而不必要额外补充水分。

  你可以这样做:润肤霜、喷鼻剂、把隐形眼镜换成普通眼镜会减少不适感。  

  传染病

  机舱里空气的质量经过了严格的控制。通风系统每小时将空气全部更换20-30 次。大多数飞机设有再循环系统,将50%的机舱空气进行再循环——经过高效空气微粒过滤器(这和医院手术室里使用的一样),去除微粒、细菌、霉菌和病毒。但是,流感等传染病还是有可能在邻座乘客之间传播,主要由于患者咳嗽、打喷嚏、直接或间接接触。这与火车、汽车和剧院之类人群密集的情况没有什么两样。为了减少将疾病传染给飞机上其他人,患活动性传染病的乘客,尤其有发烧的情况,需要推迟行程——在SARS 发生后这项规定尤其严格。  

    机舱气压

  飞机在飞行时,机舱的空气是经过加压处理的,不过,气压还是会比地面低一些。通常飞机飞行的高度为11000-12200 米,这时机舱气压相当于海拔1800~2400 米。
 
  低气压使身体摄入氧气减少。这对于健康状况良好的人来说根本不成问题,但患有心肺疾病和血液疾病(比如贫血)的乘客,就可能需要借助额外的供氧设施了。

  机舱气压也会在飞行中发生变化——起飞时气压降低,气体膨胀;降落时气压升高,气体收缩。身体里的气体也是同样。起飞时, 中耳和耳窦里的空气膨胀,会溢出来一些,这一般没什么问题;而降落时,空气必须要回到耳朵里,才能保持气压平衡,否则,耳朵会有被堵住的感觉,甚至感到疼痛。

  你可以这样做:

  吞咽、咀嚼、打哈欠都能减轻不适的感觉。闭上嘴,捏住鼻子呼气也会有帮助。对小宝宝来说,喂点奶或是含一个安抚奶嘴,能够刺激吞咽,减少不适。

  这些人要特别注意:

  有耳鼻疾病者:因为黏膜肿胀,管道狭窄,自我平衡气压的功能变差,对于本来有耳鼻疾病的人在飞机降落时可能发生严重的疼痛,甚至受伤。如果必须要乘飞机的话,要在起飞和降落前使用解充血的滴鼻剂。

  近期做过腹部手术,或治疗过视网膜剥落者:起飞时,腹部气体膨胀可能引起不适的感觉,但一般很轻微。膨胀的气体可能挤进体内的小缝隙,因此,近期做过腹部手术,或治疗过视网膜剥落的话,需要向医生咨询手术后多久才能乘飞机。

  12 小时前曾潜水者:坐飞机前至少12 小时内不能潜水。否则的话,身体不能适应减低的机舱气压,会引发潜水减压病。

太平洋亲子网专题  

相关链接:孕晚期孕妇乘机到底多危险?     孕期可以开车与乘飞机吗?     孕妇乘车多注意

2回顶部
 

  晕机

  除非遇上严重的气流颠簸,不然乘客是很少晕飞机的。你可以这样做:晕机的人可以要求机舱中部的座位,这个位置不那么颠簸。飞行前24 小时内不要饮酒。在上飞机前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防晕药。  

  心理压力

  任何方式的旅行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而赶飞机尤其容易让人感到紧张。许多人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起个大早去赶飞机,去机场的路上不停地看表,生怕遇上堵车,又担心忘记护照、机票等重要的东西。

  你可以这样做:事先好好计划,准备好重要物品,尤其是必须携带的药品,预留出富裕的时间,能够减轻压力。  

  飞行恐惧

  作为脚踏实地的动物,飞行其实不是我们人类的自然活动。飞行恐惧,轻的只是在飞行前和飞行中稍感焦虑,重的甚至根本就不能上飞机,造成种种不便——这时就需要去咨询专业医生了。据称飞行恐惧是从平均年龄27 岁才开始的,也许起自一个听说的恐怖事故,或是经历了一次比较惊险的飞行,又或者年龄渐长,我们更加体会到生命的珍贵和脆弱,在这个世界上有了让我们牵挂的人。你可以这样做:在医生的帮助下服用一些镇定类药物有时会起作用。喝酒来压惊一般并没有帮助,而且,如果同时服用了某些药物的话,还有一定危险。

    时差反应

  时差反应是时差改变时生物钟不适应而引起的种种症状:消化不良、肠功能紊乱、白天犯困夜里失眠等等。适应新时差后,时差反应会渐渐减轻、消失。
 
  如果需要定时服药的话,长途飞行前需要咨询医生。

  你可以这样做:

  有些办法可以减轻时差反应:

  ● 上飞机前尽量好好休息。

  ● 饮食要清淡。不要饮酒。虽然酒精能让人很快入睡,但会损害睡眠质量。酒精过量的后遗作用还会加重时差反应和旅途疲劳。

  ● 咖啡不可以超过平时的量,而且睡前几小时里不应该喝咖啡。

  ● 在飞机上如果能打个盹会有帮助。如果在白天,带上眼罩或耳塞会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 下飞机后,尽量保证每24 小时中的睡眠量与正常时一样多。

  ● 下飞机后,如果赶上当地的夜晚,至少睡4 个小时,这对生物钟的调整很必要。

  ● 白天黑夜的光线变化是调整生物钟最重要的因素。在白天抵达目的地有益于生物钟适应新时差。

  ● 短效安眠药会有帮助,但应按医嘱服药。在飞行过程当中最好不要服用,因为睡眠时身体姿势长时间不变,从而增加深静脉血栓的危险。

  ● 在有些国家能买到褪黑素,不需医生处方, 超市的食品柜台就有。据说褪黑素能帮助生物钟重新整合,但服用的时间和剂量目前尚未经过完整的评估,副作用尤其是长期服用的副作用,目前也不是很清楚。而且,现在还没有一个标准的生产方法,每片褪黑素中所含的药量可能不一样,也可能存在一些有害的混合物。因此,不建议使用褪黑素来应付时差。

相关链接:孕晚期孕妇乘机到底多危险?     孕期可以开车与乘飞机吗?     孕妇乘车多注意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