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因素影响孩子饮食行为
能影响孩子饮食行为的因素很多,首先是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发育情况,如感觉器官的发育,包括视、听、嗅、味、触觉的发育是否成熟,对食物感官刺激(色、香、味)的强弱会影响到孩子对食物的兴趣。又如神经肌肉的发育可影响觅食、吞咽等反射和眼、手协调及咀嚼动作等。消化吸收功能的成熟有助于对食物的消化,如在3个月前胰淀粉酶的分泌不足,过早给予米糊则孩子不容易吸收,吃后可较长时间不进食。另外,婴幼儿的气质和性格也会影响其饮食行为,不同气质的孩子在喂哺进食时的行为和反应亦不同。遗传性疾病、感冒、腹泻也会影响饮食行为,如在患病时会出现食欲不佳、挑食、偏食等。
其次,心理因素也会影响到饮食行为。饮食行为的形成受不同年龄心理发育特点的影响,家长必需采取和心理发育相适应的喂食方法,才能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如在0-6个月时母婴依恋关系发展到顶峰;6-12个月时婴儿的神经系统发育得更成熟。随着动作、语言和社交的进一步发展,是培养良好饮食行为的关键时期。1-3岁的幼儿自主独立的需求强烈,但仍需依赖父母,因此父母应帮助他们进食,并为其准备较细软的食物。
另外,家庭的影响对婴幼儿的饮食行为也较为重要。因为婴幼儿的饮食行为完全依赖于父母和家人,尤其是父母素质和喂养的方式以及亲子关系对婴幼儿饮食行为的形成起主导作用。
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宜暂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必要时对重症腹泻伴营养不良者采用静脉营养。腹泻停止后,应提供富有热卡和营养价值高的饮食,并应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00%,一般2周内每天加餐1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赶上正常生长。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饮食调整原则上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尽量鼓励多吃,逐渐恢复到平时饮食,调整速度与时间取决于患儿对饮食的耐受情况。 母乳喂养或牛奶喂养者,如大便量和次数明显增多,呈水样稀便,带酸臭味,呕吐,腹胀肠鸣音亢进,又引起较严重的脱水和酸中毒,停止喂哺后症状减轻,考虑急性腹泻继发性乳糖酶缺乏,乳糖吸收不良,发酵奶或去乳糖配方奶(不含乳糖)喂养,密切观察,一旦小儿能该耐受即应恢复正常饮食。 遇脱水严重,呕吐频繁的患儿,宜暂禁食,先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病情好转后恢复喂养,必要时对重症腹泻伴营养不良者采用静脉营养,腹泻停止后,应提供富有热卡和营养价值高的饮食,并应超过平时需要量的10%~100%,一般2周内每天加餐1次,以较快地补偿生长发育,赶上正常生长。
副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