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营养 > 家常美食 > 正文

小心中了养生文化的毒

  这就难怪有人讽刺道:时下社会上流行一种“肾亏文化”,某些痴迷于此的国人也被打趣为“东亚药夫”。但足够反讽的是,虽如此讲究,但却没把中国补成个长寿之国,即便在国内最长寿者,也恰恰多是那些居身僻远没有条件“进补”的穷人;曾经有则八卦新闻表明,中国人平均每年性生活的频率排全球倒数第7位——假如该数据当真,则更是对热衷“进补”的国人的莫大嘲弄。

  要说,企求身体强健也是好的,以“进补”的名义贪贪口福也没有什么不对。但问题的关键是,很多所谓的“进补”除了其毫无科学道理的愚昧性之外,同时也对环境形成了相当大的压力——为了“进补”,我们曾经吃出了“非典”;为了“进补”,当下有很多动物已经被吃成濒危,很多植物被吃近绝迹;为了“进补”,某些人滥服滥用药物,其负面影响近年来也已渐显。是故,变异的“养生文化”及其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并不是仅仅关乎个人的小事。

  然而,无论多么显然的荒诞,无论对环境的影响多么重大,偏有人不断为变异的“养生文化”推波助澜——除了数量众多的“养生”类出版物,多年来,众多媒体还对各类危言耸听的补品广告毫无节制,有一些甚至成为广告“标王”。当然,也许还难以确切区分,究竟是变异的“养生文化”催生了这股商业潮,还是商业潮造就了这种“文化”。但无论如何,都到了对这种变异的“养生文化”提起足够警惕的时候了。

饭后百步该如何走? 体能运动有助改善慢性疲劳综合症 注意:6岁前的孩子最容易感染乙肝

太平洋亲子网专题

来源:其他2010-05-21 14:30:10
展开全部内容
编辑推荐
相关知识
展开

家喻户晓的84消毒液 你真的用对了吗?

孕期吃错6类水果 危害胎宝发育

你是合格的妈妈吗?10道题目测出来

猜你喜欢
相关问答
看了又看
相关文章
热点标签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