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诗歌大全 > 王勃的诗 > 正文

王勃的诗:寒夜思友(其一)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2-12-27 12:17

  寒夜思友(其一)作品原文

  寒夜思友(其一)

  久别侵怀抱,他乡变容色。

  月下调鸣琴,相思此何极?

  寒夜思友(其一)作品译文

  久别的思念侵扰我的心胸,久客他乡使我脸色变得憔悴不堪。

  只有在月色之下弹琴相慰,这样的相思之情怎样才能到尽头?

  寒夜思友(其一)作品评析

  诗人因思念友人而苦苦煎熬,心情焦虑神情憔悴,以弹琴寄托思绪,也难以排遣痛苦。“久别侵怀抱”,从字源学上理解,“侵”字表示一个人手持扫帚之类的物,慢慢突入门户,所以有渐进之义。这句诗是说,长久的离别所产生的孤独、乡愁,慢慢地侵入了诗人的怀抱之中,即占据了他的身心,弥漫了他的精神,让他在这种愁思中难以自拔。这也就是写此诗的缘起。因为久别之思慢慢侵入、充溢情怀,所以就有了第二句:“他乡变容色。”容是容貌,色是神色,乡愁之苦,让诗人在他人改变了容貌与神色(脸色),可谓是一至于斯。排解愁思的办法之一,是在月夜(这也是乡愁最深切之时)整理琴弦,歌之咏之。“月下调鸣琴”的“调”,就是整理的意思,整理的目的是弹奏。“相思此何极?”意思是:只是这相思之苦,又岂是一曲古相思可以排遣?这首诗几乎就是直抒胸臆之作,这既是初唐盛唐之际的唐诗风格,更是王勃的特殊风格,或者说,是由他开创的一种诗风。

  寒夜思友(其一)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因戏作《檄周王》被逐出王府;一度任虢州参军;后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其父王福畴因受牵连,贬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亲,渡海溺,受惊而死。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史称“初唐四杰”。王勃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抱负、表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对仗工整,上下蝉联,但有些诗篇仍“浮躁炫露”,流于浮艳,没有彻底摆脱六朝辞藻华丽绮靡的诗风。有《王子安文集》。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