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教 > 诗歌大全 > 王勃的诗 > 正文

王勃的诗:寒夜思友(其二)

作者: PCbaby 出处:其他 2012-12-27 12:17

  寒夜思友(其二)作品原文

  寒夜思友(其二)

  云间征思断,月下归愁切。

  鸿雁西南飞,如何故人别?

  寒夜思友(其二)作品译文

  白云隔断远游的我的思念,月光下归家的愁绪越发急切。

  鸿雁也往西南方向飞去了,我为什么却与朋友轻易离别?

  寒夜思友(其二)作品评析

  诗人远游他乡,又与友人离别,其愁绪又多几层。开头写诗人看到了大雁向西南方向飞去。这是整首诗的起因,也就是说,诗人本来“好好的”,只因为看到候鸟大雁向西南方向飞(无论它们是返回故乡还是离开故乡,对古人而言,它们都是自由的,是方便的),所以就猛然兴起了“乡愁”。因此,第一句“云间征思断”中的“云间”,指的就是“天空中的大雁”,它们朝西南方向的飞翔,突然地阻断了旅人的脚步与平常的情思。这个“征”字,“彳”表示道路,“止”是脚趾的象形,表示脚,以及走,而“一”表示走的方向——“正”就是表示“止”正确地朝着“一”走去。所以这个“征”字,就表示远行,同时还可与迁客、边卒相联系。远行的旅人突然被南飞的大雁所惊动,也许此刻便是在晚上,也许是在那天晚上,诗人在月下就起了回家的念头。这里“征”与“归”两个字可相对来理解。“切”的意思是“急切”。诗人问自己:大雁往它们自己的家乡飞回去了,我又为什么和故乡的亲人和老朋友们这么轻易地就告别了,而走上了这条孤独的远游之路呢?这首诗,因雁而起兴。一叶落而叹天下秋,叹生命的匆匆流逝;一雁过而感慨于孤独的远征,思念起家乡故乡与故人。

  寒夜思友(其二)作者简介

  王勃(650~676)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稷山、河津一带)人。祖父王通是著名学者。王勃少时即聪慧过人,有“神童”之誉;十四岁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沛王召署府修撰。因戏作《檄周王》被逐出王府;一度任虢州参军;后又因为受牵连犯了死罪,遇大赦免死革职。其父王福畴因受牵连,贬为交趾令。不久王勃前往探亲,渡海溺,受惊而死。诗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齐名,史称“初唐四杰”。王勃诗主要描写个人生活,亦有少数抒发政治抱负、表达不满之作,风格较为清新。对仗工整,上下蝉联,但有些诗篇仍“浮躁炫露”,流于浮艳,没有彻底摆脱六朝辞藻华丽绮靡的诗风。有《王子安文集》。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