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原文
海畔尖山似剑铓,
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
散上峰头望故乡。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作者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县),生于长安。十二岁前在长安度过。他的先辈曾经显赫,但祖父、父亲官职并不高。母亲是范阳大族之女,从宗元四岁就教他识字读书。贞元九年(793),二十一岁的柳宗元进士及第。二十六岁又中博学宏词科。此后仕途比较顺利。
贞元二十一年德宗去世,顺宗即位,重用王叔文等执政,推行革新。柳宗元、刘禹锡、韩泰等名士参与其中。但不到半年,宦官和豪族地主集团便拥立太子李纯即位,是为宪宗。改革集团成员纷纷遭到贬谪或杀害。柳宗元(此时34岁)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次事件对他打击很大,是他一生的转捩点。《新唐书》本传说:"宗元少时嗜进,谓功业可就。既废,遂不振。"不过他在永州的十年,却专心进行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优秀作品。十年后,他又改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官职有所升迁,地点却更偏远了。他在柳州四年,有许多善政。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公元819年11月28日),病逝于柳州。
刘禹锡遵其遗嘱编其集为三十通。但到宋初,柳集已散失严重。穆修多年搜求,编成《唐柳先生集》,是为宋人编校的第一种柳集。今刘本、穆本早已失传。近人所编柳集有若干种,或称《河东先生集》,《柳河东集》等。
柳宗元是思想家,在以回答屈原《天问》的形式而写的《天对》中。否认天地是神所创造,明确提"元气"是自然的本源,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反对把远古所谓"尧舜之世"当作最高的理想社会,认为历史是进化的。他主张中央集权,反对藩镇割据。这些思想在当时是进步的。
柳宗元又是卓越的散文家。他和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两位主要倡导者。他的山水游记、寓言小品以及其它古体文章都很有名。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简介
柳宗元这首诗,给读者的印象是:诗人通过奇异的想象,独特的艺术构思,把埋藏在心底的郁抑之情,不可遏止地尽量倾吐了出来;它的抒情方式,是属于严羽《沧浪诗话》里所说的“沈著痛快”一类。这在唐人绝句中是不多见的。
柳宗元从永州司马改任柳州刺史后,一直怀友望乡,愁思郁结。为了排遗愁思,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他与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见四野群峰皆如剑锋,更触动愁怀,真是“登高欲自舒,弥使远念来”(《湘口馆》)。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绝句,寄给京城长安亲友,以表达对他们强烈的怀念之情。
首句写登山所见的景象。“海畔尖山似剑铓”,这是描写柳州四野群峰的峻峭。“似剑铓”,真是形象可怖,令人惊心动魄。但这并非夸张之词,而是写实,是贴切的描写。柳州一带,千山林立,多拔地峭竖,有如桂林。苏轼说:“仆自东武适文登,并行数日,道旁诸峰,真如剑铓。诵子厚(柳宗元的字)诗,知海山多奇峰也。”苕溪渔隐胡仔也说:“余两次侍亲赴官桂林,目睹峰峦奇怪?'海畔尖山似剑铓'之句,真能纪其实也。”
第二句紧承上句,触景伤怀:“秋来处处割愁肠”。秋天是万物由盛而衰的季节,天气萧瑟,树木凋零,容易惹动愁思,所以古人多有悲秋之词,诗人此时此刻,更是如此。“割愁肠”一语,是由“似剑铓”的比喻所产生联想。似剑铓的尖山,在萧瑟的秋季里,对“一身去国三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别舍弟宗一》)的逐客来说,确是觉得有如锋利的宝剑在割自己的愁肠似的。诗人的愤郁绞痛由此可见一斑。
三、四两句由峭拔似剑铓的群峰进一步产生出一个奇特的幻想:诗人希望能有一个变身法,将一身变化作千万个身,以便“散上峰头望故乡”。这虽是一种幻想,却把诗人希望重回京城和怀念亲友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真切强烈,形象生动。
这首诗前两句比喻新颖贴切,后两句设想更是奇特,但都是从实感中产生,并非凭空诞想,所以读来既新鲜又真实感人。
此诗与《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一样,都是寄怀之作,通过登临所见,触景伤情,抒发怀念友人和故乡之情,只是在表现形式和手法上有所不同。《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是七律,诗中托景抒怀,曲折传情,意在言外。这首诗是七绝,诗中熔情入景,用浅显的语言来描写内心中隐情,表现得鲜明突出。二诗异曲同工,各臻其妙。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