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育儿 > 育儿热点 > 正文

拼养孩子,悠着点!

作者: PCbaby 出处:pcbaby 2011-10-05 22:18
1回顶部

几对父母组成一个小圈子,每到周末或者节假日,将几家孩子来集中起来,由其中一对父母轮流照看,这就是目前兴起的“拼养”。在一项400多人参与的网络调查中,大约有七成参与者愿意参加“拼养”。

虽然受到不少年轻人的欢迎,但另一方面,对于拼养,也有很多人持谨慎态度。著名社会学家,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夏学銮说,这说明现在很多年轻人想得开、放得下,观念开放,拼养对孩子来说有一定的好处,但也要慎重,抚养孩子不仅是义务和责任,不是吃饱穿暖,不摔跤就可以,还需要有亲情的培养。

拼养孩子的五大好处

第一,可以共享资源、节约开支。夏天孩子都爱玩水,很多人家都有塑料充气游泳池,早上注水后,中午水温刚刚好,往往玩上几天都没关系。一大池水一个孩子玩不如人多有意思,朋友就常常叫我们去。我家院子里花花草草太多,蚊虫很多,因此不敢买塑料游泳池,每年暑假都带孩子去别人家蹭泳池。去时多带些冰棍大家一起吃,最后收拾的时候多出点力就行了。除了分享一个游泳池,还可以在外出的时候分享一辆车,交换孩子们的旧衣服、旧玩具等。我给孩子们做比较费事的点心时,也会把孩子的朋友们,甚至妈妈们都请过来大家一起做、一起吃,更开心。

  第二,能向比自己优秀的母亲学习。从孩子上幼儿园起,我就结交到了很多妈妈朋友。当时孩子上的是某大学附属幼儿园,因此各家住得也比较近。我的朋友圈里医生太太、电视台主持人、护士、幼儿园老师、家庭主妇都有,朋友们各怀才艺,料理、音乐、裁缝、穿衣打扮、家居装饰各方面身手不凡,育儿也各有各的理念。和别的妈妈接触,能够清楚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其挑孩子的缺点还不如挑自己的,想着怎么改进。自己改善了,亲子关系自然也会朝着更融洽的方向前进。

  第三,让孩子跟老人相处,体验“隔辈亲”。不少人都会觉得跟婆婆或妈妈生活在一起不自由,但其实有个奶奶或姥姥在身边,孩子能学到更多的东西,受到更多的疼爱。我的两个孩子从小就没有老人在身边,邻居老奶奶很喜欢小孩,这样在我有急事时就请老人帮助照顾孩子。老人照顾孩子往往比我这样的年轻妈妈更加无微不至,不光照顾孩子还管饭,让我能放心工作。同样,我要是做了什么好吃的也会拿去跟她分享,看见她干活,我也常和孩子们去帮忙。

  第四,教孩子学习如何解决矛盾。孩子们聚在一起是学习的好机会,虽然有时候免不了会发生摩擦,但这正是孩子们学习解决矛盾的过程。特别是现在一家只有一个宝贝,妈妈们应该多抽空带孩子一起玩。当孩子间发生矛盾时,只要不会对孩子的人身安全造成伤害,妈妈就不要轻易出手相助,而让他们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下自己学习解决矛盾的方法,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

  第五,母亲也能扩充自己的朋友圈。除了关心孩子的成长,妈妈们的心理健康也值得关注。通常,有了小孩后,孩子虽然能给母亲带来成就感和快乐,但抚养孩子长大一定不全是一帆风顺,“拼养”也能让妈妈多些好朋友,相互倾诉、分担烦恼。

2回顶部

调查显示七成家长愿意“拼养”小孩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站

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以家庭为基础的社会,因此,家庭也成为每个人人生至关重要的场所。

夏学銮说:“拼养,在传统社会中显然不可能出现。在传统社会中,家庭关系,是整个社会关系的基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首先要面对的,就是家庭,或者说,人在社会中的身份,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家庭的一分子。传统社会中,对于家庭伦理也有无数的理论和典籍。家庭教育同样如此,比如养不教、父之过,比如礼义廉耻这些基本的伦理和价值观念,都是从家庭开始最先形成。所以,家庭是传统价值教育的第一位,怎么样培养孩子形成这些观念,是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仅仅是传统,现代社会学理论中,家庭也同样重要,夏学銮说:“有社会学家曾提出,在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没有那个机构比家庭更好。学校有学校的好处,家庭也有其他机构不可替代的地方。所以,尽管拼养有它自己的好处和优越性,但不能因此轻视家庭的作用,好在现在出现的多是在周末,时间不长。”

3回顶部
 

自我意识和抚养意识

抚养孩子本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和经历之一,然而是什么让年轻人选择了拼养?

夏学銮说:“现在年轻人自我意识较强,享受生活的观念很深。周末原本想休息,可是一个孩子占据了所有的精力、时间和空间,自己的空间没有了。另外这也说明年轻人对人的信任感在增强,相信同龄的父母可以对孩子一视同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选择拼养是可以理解的,也不必过多的指责。”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这种自我意识的伸张不应该以抚养意识的缺失为前提,夏学銮说:“自我的空间很重要,抚养孩子的意识也同样重要,家庭生活不是经济学选择,也不是利益最大化的地方,同时,家庭生活并非全部是理性的,更多的是感性的,让孩子有玩伴,学会与人交往乃至尊重他人,是好事,但是家庭的亲情、和父母之间的交流也不能或缺。”

或者,拼养并不仅仅可以轮流照顾,也可以用更合理的方法来实现,比如说几家人一起度周末,孩子们有了玩伴,大人也并非没有事干。

4回顶部

抚养不仅仅是义务

到底该如何为人父母,从来都是最需要重视的事情。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并不仅仅是抚养与被抚养的关系。

夏学銮说:“家庭有责任、义务,也有基于血缘关系上的亲情,有理性也有感性,养孩子从来都是应该慎重的问题。一个人有了孩子,就跟单身不一样了,没生孩子之前养成的习惯很多都要改变,美国一位社会学家说,父母和孩子一起。我很赞同他的话,孩子生下来,父母也面对着新的课题。孩子在学习新的知识,慢慢认识这个世界,父母也在学习,学习孩子的心理特征,学习应该怎么样和孩子相处、交流等。传统社会中往往是家长权威,在今天显然是不行的,但同样,放弃家长的职责也不行,应该和孩子交朋友,平等对待。孩子是很敏感的,大人欺负孩子,他能感觉到,大人漠视他,他同样能感觉到。家庭生活中,对孩子有好处的,应该提倡,但是不要因此太多计算,商业意识不要太强。”

展开全部内容
制作海报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相关文章
温馨提示

前往快乐妈咪APP阅读全文,体验更佳

取消 确定
编辑推荐
猜你喜欢
看了又看

绑定手机

绑定手机号用来登录和找回密码:

请输入正确的手机号码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须为8-16个字符的字母数字组合

两次输入的密码不一致

绑定成功

现在您可以畅游太平洋网络旗下的所有网站

3s后窗口自动消失...